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我们总可以适当地选取权系数vi、ur,使其满足hj≤1(j=1,2,…,n)。如果hj越大,表明DMUj用相对较少的投入获得到了相对较多的产出。因此,如果我们想了解 在n个DMUjO在n个DMU中相对来说是不是最优,我们可以考察当尽可能地变化u=(u1, u2,…,us)T和v=(v1, v2,…,vm)T时, hjO的最大值究竟为多少。这样,对DMUjO进行效率评价时,就可以构造如下的所谓C2R模型:
对此模型进行Charnes-Cooper变换1,令:
就可以得到其所对应的线性规划模型:
式(2)即是说在投入项加权组合值为1的情形下,求产出项加权组合的极大值。根据线性规划对偶理论知,式(2)的对偶规划模型为:
在式(3)中引进了松弛变量,则若其最优解θ=1,且投入冗出量s*-=0,产出不足量s*+=0,则此DMU为DEA有效;若其最优解θ=1,投入冗出量s*-≠0或产出不足量s*+≠0,则此DMU为弱DEA有效;若其最优解θ≠1,则此DMU为非DEA有效。当为DEA弱有效时,当投入冗出量s*-≠0,产出不足量s*+=0,其经济含义为此DMU的部分投入量可以减少,而其产出可保持不变;当投入冗出量s*-=0,产出不足量s*+≠0,其经济含义为此DMU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其部分产出量提高。对于非DEA有效的DMU,则可以计算出它在生产可能集上的投影,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各个决策单元在投入指标上的可减少量和产出指标上的可多产出量。
利用C2R和BC2模型可以分别计算出各DMU的技术效率(TE)和纯技术效率(PTE),两者相除即可得出各DMU的规模效率(SE),即SE=TE/PTE。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就可以对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效率作出总体评价。在实际评价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规模效率(SE)之值,建立效率标准值或者效率值区间,进行教育培训纵向或者横向比较,从而实现标杆管理,促进机构教育培训质量水平的提高。
四、培训评估的操作流程
(一)评估决定的作出
在进行评估之前,培训项目的组织者或实施者要对评估的可行性、评估目的以及评估的参与者进行调查或确定。
1、评估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决定该培训项目是否交由评估者评估;二是了解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为以后的评估设计奠定基础。
2、明确评估的目的。主要包括:①了解有关方案的情况,包括培训项目是否有利于增进组织员工的绩效、培训项目是否能进一步改进;②管理者满意地知道方案已确实提供了,如果没有提供,则要让他们明白已经用什么来代替这个方案。
(二)评估规划
1、选定评估者。主要分为内部评估者和外部评估者。选择评估者要从被评估项目特点、评估内容及目的和评估者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弱点等几方面来考虑。
2、选定评估对象。如新开发的课程应着重于培训需求、课程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新教员的课程应着重于教学方法、质量等综合能力方面,新的培训方式应着重于课程组织、教材、课程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完善培训评估数据。按照能否用数字衡量的标准分为硬数据和软数据。硬数据是对改进情况的主要衡量标准,以比例的形式出现,是一些易于收集的无可争辩的事实,分为产出、质量、成本三大类。这是最需要收集的理想数据。软数据可分为使用率,满意度和质量效果三个部分。
4、评估形式的选择。只有在确定评估形式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评估方案并选择正确的测度工具,同时对评估的时机和进度作出准确的判断。评估形式的选择以评估的实际需要以及这种形式评估所具有的特点为依据,主要有非正式评估、正式评估、建设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四种形式。
5、确定评估层次。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看,根据柯克帕特里克的模型,包括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次。培训主管要确定最终的培训评估层次,因为这将决定培训评估开展的有益性和有效性。
(三)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为了收集到关于受训者的数据和资料,先要确定相关的评估变量,然后通过这些变量对培训对象作出准确的测度。收集数据的常见方法有:向受训者发放咨询表或问卷、与受训者进行座谈(个别座谈与集体会谈两种形式)以及评估者亲自观察等方法。数据整理的过程主要是依据类别,将同一类的数据放在一起,为以后的统计、分析做准备。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两种。
(四)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1、撰写要点:
①要用辨证的眼光来分析问题;②要在下结论之前确定真凭实据;③要考虑到评估者本人存在的偏见;④要考虑到培训评估的短期效果和长期影响。
2、报告的构成:
①培训背景说明;②培训概况说明;③培训评估的实施说明;④培训评估信息的陈述或以图标表示;⑤培训评估信息的分析;⑥培训评估结果与培训目标的比较;⑦培训项目计划调整或是是否实施的建议提出。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