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歧视(1)网(2)
2017-08-30 03:40
导读:三、防治教育歧视的措施 1、完善教育制度,实现教学民主 (1)树立正确的教育民主思想: 现阶段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社会
三、防治教育歧视的措施
1、完善教育制度,实现教学民主
(1)树立正确的教育民主思想:
现阶段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德,对人才层次德要求也是多层次的。这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教育来适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观应抓住时代需要和可能去培养多层次的,适应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这些思想将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教育,认识学生,做好教学中的针对性。
教学民主思想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地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要以乐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更要把学生当成发展的主体来对待。在教学中坚持发展性,启发性原则,采用诱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个体的可发展性。
(2)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是规范,这是法治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法,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实质上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和学生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是师生关系就能改变这种关系。
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平等,自由地参与,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高地效率。主要体现在教学互动上,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要求师生围绕教学内容、方法的互动,另外教师的引发诱导行为,然后由学生反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应予以评价。互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发展。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追求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身的人格丰满。政府,社会和学校也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长教师知识和提高教师能力的力度,为教师职业素质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适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
今天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也是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开放的时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唯一途径,教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已有的书本知识上,但在其他领域,教师的优势则不是很突出,在某些方面,学生可能具有超越教师的优势。学生向教师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应提倡教师向学生学习。
另外,素质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育教学方法,都应该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激励和自主为动力,以培养不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性教育的发生。
3、采用法律手段
要使人们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仅靠自觉性还不够,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用法治取代人治,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我国已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律和一系列的教育行政法规,规章,这些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初步结束了我国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教奠定了基础,依法办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目前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都无明确规定对学生的歧视作何处罚,仅在《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四)款提到“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区或者该学校接收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但随着教育法制的不断加强,一定会有更完善的法制来引导,规范,约束,调节何保障教育所必须的良好秩序,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
4、增强宣传力度
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什么是教育歧视,为什么要消除和反对教育歧视。我们的舆论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即使宣传也仅仅停留在教育平等这个层次,没有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有些行为已经不是不平等了,而是歧视了。我们的理论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够,仅仅就教育论教育,应该从
政治,经济,伦理等多方面,多角度去研究教育歧视问题,使人们充分认识它的实质和危害,从而提高与之斗争的自觉性。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