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中呼吸的个案研究(1)(2)
2017-08-30 06:33
导读:慢板节奏二 i——U——i ǖ——U——ǖ ǖ——I——ǖ e——O——e i——A——i ǖ——A——ǖ m——Bi——m di——N——di 行板节奏一 i——U——U——U ǖ——
慢板节奏二
i——U——i ǖ——U——ǖ
ǖ——I——ǖ e——O——e
i——A——i ǖ——A——ǖ
m——Bi——m di——N——di
行板节奏一
i——U——U——U ǖ——U——U——U
ǖ——I——I——I e——O——O ——O
i——A——A——A ǖ——A——A——A
m——Bi——Bi ——Bi di——N——N——N
言语腹式呼吸训练前后比较:
言语呼吸训练前 言语呼吸训练后
气流控制 不会 会
声气结合 不协调、有异常 较协调
重读 不具备 具备
语调 缺少变化 有变化
表二
言语腹式呼吸比生理腹式呼吸时用力,以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其吸气时间更短,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为1:9,(平静呼吸时间比值为2:3)。言语腹式呼吸不仅吸气时需要吸气肌群主动收缩(以膈肌收缩为主),而且呼气时也需要腹部肌群稳健的收缩,以维持充足的声门下压来支持声带振动,但呼气时吸气肌群呈舒张状。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生理还是言语腹式呼吸,主要通过膈肌收缩(75%)来扩大胸腔的上下径,前后左右径的扩大可忽略不计(肋间外肌的作用只占25%)。
从表二中几项中可以看出言语和呼吸的结合是不断强化的过程。例如李某一开始或是有气无声或是声音微弱或者是越说声音越小;在表述几个音时,有过多的停顿和唤气;语调平直,单调,听着乏味。再经过一个时期的言语呼吸训练后从气流控制,声气结合,重读,语调几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观,反应出了言语和呼吸在逐渐趋于一致。又由于这种设计有构音成分在里边,为下一步语言的学习做好了过渡。
四、讨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4.1聋儿在口语发展过程中获得呼吸支持的重要性。呼吸支持作为发音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聋儿言语康复过程中应得到有效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聋儿可能存在的言语呼吸问题。
训练聋儿语言首先要保证呼吸正确、通畅,腹式呼吸对于聋儿发音是一种正确而且经济有效的呼吸方式。在此基础上训练言语与呼吸的协调。
4.2存在发音问题关注呼吸。当呼吸活动与言语活动明显不协调时,发音行为会出现异常表现。如聋儿说话吃力、气短、高音调、硬起音或气息声等一系列或发音功能或亢进或低下的症状要考虑是否是呼吸存在问题,通过调整言语呼吸,尤其是对呼吸运动进行调控,这对发声有很大的帮助。
4.3关键期后的语言训练仍有意义。错过关键期的聋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些原因:家里经济基础差,没有配什么助听设备,有的孩子听力又差,父母没有语训意识。因而造成对外界语言的感受几乎很少。关键期后入学,大部分聋生只能侧重于唇读。像李某,相当于对声音没有感知,但经过训练还是开口说话了。对于像这样的孩子自如,清晰的说话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语音意识。语音思维对语言的掌握的重要性决定了语训的必要。通过看口型结合指语进行的语音思维为学生掌握汉语语法规范创造了基础。
五、结论
5.1语言训练首先强调腹式呼吸。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聋儿的言语呼吸功能,为发音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
5.2控制和协调言语腹式呼吸。
5.3建议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训练可以提高口语通达能力,通过大量的朗读,巩固言语呼吸训练成果,强调重读训练,遵循语言的韵律,使聋生语言尽可能的接近自然言语。
参考文献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