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的教学情境中,不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专家一致认为,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这是关系到能否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一句话能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过程中,对学习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地学习。
2、合作学习,是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它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3、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程,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
今天课程标准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但曾经被忽略的东西 凸现出来,变成教师的自觉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课程改革着力解决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也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这样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等于考试,不等于打分,更不等于排队,不可能把课程改革的目标完全精细地量化,正如教育专家指出的“智慧是不能被测量的。”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
1、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重视即时即地的过程性评价,因为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进行量化的终结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对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也要加以改革,如毕业会考、中考和高考,事实上近几年考试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今年浙江省各地市的中考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和思想,试卷普遍地注意到贴近社会、生活,以考查学生能力、发现学生潜能为目的,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2、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也要改变,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和学生质量。应该把课堂教学的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行了”。同时通过对评价的改革、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能力、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新一轮课改将直接关系到能否赋予基础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的应有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课程改革将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会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