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教育资源整合问题研究(1)

2017-09-03 01:4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教育资源整合问题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分析了高职教育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限制

内容摘要:分析了高职教育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限制高职教育资源整体效益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发挥高职教育资源优势的服务性教育理念。
关键词: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服务性教育

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事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总和。物力资源可以理解为包括直接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被称为教学资源,如教室、教学资料、实验实习基地等;而那些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各种资源被称为非教学资源,如校园环境、公共交通、生活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无形资源,也有人将其称为软资源,它包括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即品牌资源,学校长期积淀的文化资源,学校的制度资源,学校的办学特色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指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需求分化,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分化,政府大力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从高等教育资源中分到了自己的份额。
有专家认为通过8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完成了规模的膨胀,基本的资源投入已经完成,现在是高职教育回馈社会的时候了。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规模膨胀仅仅表现在物力资源的快速增加,如新建的校舍,宽阔的校园,先进的实验实习基地,而大学之大绝非在于此。
我们把目前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第一、高职发展中的人力资源整合。尽管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岗位已近饱和,但师资队伍无论结构,层次都无法满足社会的期望以及高职教育实际的需求。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社会评价或者运行状况来看,高职教育的软资源仍然处在相当低的水平。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仍然处在相对弱小的地位。而相对丰厚的物力资源,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限制,在不同层面被分割成相对封闭的区域,限制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第二、高职发展中的社会资源整合。高职教育办学主体集中在一定区域上,形成一个以大学为核心的,包括多种服务机构在内的,具有以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为整体功能,并具有一定环境特征的社区。基于服务社会这一理念,高职教育要发展,就要处理好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就要认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很多思想原则,诸如创新精神、“共赢”思想、“和”的境界,兼容并蓄的态度等等。
第三、高职教育体系内部资源共享与整合。教育内外部的状况促使高职教育资源通过整合实现新一轮的发展,而且这种整合不仅仅停留在高等教育内部,它包括与市场其它资源的互动和整合。我们在这里探讨服务型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资源整合问题,是希望寻找到一种新的机制,激活有限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完成高职教育无形资源的积聚,充分发挥高职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完成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全方位互动,实现它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限制现有高职教育资源整体效益的瓶颈又在哪里?我们认为:
首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探索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机制、途径的现实意义。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分析,自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都是在国家体系下建构的行政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层级的、重点的、划块的,由于受到原有的国家计划经济发展的制约,高校对教育资源的支配也就局限于行政体系,基本保证教育的体系内管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经济部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关系的直接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涉及的部门宽、受制约的因素多、受众范围广等特点,远比普通教育复杂。国家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教育与劳动就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政府和企业与学习者之间、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之间等等,都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然而,现行体制却对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资源发展战略造成较大障碍。例如,国家层面上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有两大主要部门: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家分别规划、分别管理。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体系和就业培训体系等等,均前后分属两个部门管,由于有些问题上难免有部门利益、各自立场和自我保护倾向,因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难以互认,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难以融通、课程内容难以衔接、职业学校资源和社会企业培训机构的资源难以共享。多头管理下的隶属关系,行业、企业、各级教育部门多头分散管理,分别计划、分别调整、重复办学,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很可能出现结构失调、增减失衡、资源不足或浪费等问题。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发文,正式建立“部际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应该说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一个不小的推进。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是这样规定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从国家到地方的沟通和协调得好的地方可以看出,有些地区职教调整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冲破了封闭割据的围墙,或是体制之外的其他有利因素,或是上一级领导的统筹力度使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本土化的批判与重建——乡村生态及大众批判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