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

2017-09-03 03:1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能力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某种活动的本领。而人们的大部分

能力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某种活动的本领。而人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能力的表现,实施和能动地的发挥,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认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好化学的保证。

一、观察能力培养的本质属性

观察能力是对事物的有意感知,高于单纯知觉表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属性的本质。

(一)目的性和取向性

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一般是先提出实验目的,然后做一些相关的交待,再进行具体操作的。比如,进行氢气的验纯实验时,应先明确:氢气不纯净,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那么,点燃氢气之前怎样检验纯度呢?然后交待:用试管以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来进行实验,之后再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通过对该实验的仪器、操作和现象的观察,掌握氢气的检验方法。如不强调观察的目的性,可能学生只是单纯地听到实验中两种不同的声响,而没注意观察具体的操作方法,形成无目的、无取向的观察。

从观察的意义和观察能力的价值来看,观察能力施展的目的是捕捉进行思维的信息,引发思维,从而获得概念,认识规律,掌握技能。如氢气的验纯实验本身,就明确和深化了“纯净氢气在点燃时可安静燃烧;不纯净时,因混有氧气在遇明火时可发生爆炸。”认识到进行有关可燃性气体实验时,必须建立的安全意识。这样就强化了实验操作过程乃至各个细节要求,避免忽略“刚刚检验过纯度的试管,如果立刻用它去收集氢气,要用姆指堵一会儿试管口”;“验纯时,酒精灯要远离氢气制取的仪器装置”等。

(二)整体性和系统性

观察能力的表现,并不仅仅是视觉器官的单一活动,而是眼、耳、鼻、舌和皮肤多种感官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活动,得到对感知对象的整体反映。比如燃烧时的发光、放热,有时还伴有一定颜色的火焰,生成物的特定气味,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有相应的响声等,这些形成某物质燃烧时的特征。这样,由多种感官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局部构成的整体知觉,体现了观察的能力。观察能力高低,可通过能否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而表现出来,这也是观察能力培养的内容。

在观察时能否形成整体映象,直接影响全面地认识并掌握事物的整体。在学习中就决定能否真正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只知看那美丽的、光亮的火星四射,顾不得感知过程中在放热,也没看到容器底有少量的水或细砂,更不理会生成物的色、态。那么,虽经一番观察,却不能形成完整的燃烧概念,对四氧化三铁的色态也不能描述。若此时亲自进行物质的燃烧实验时,就常出现被烫伤事故或仪器炸裂等事故。而这种概念掌握不好和操作技能不高形成的原因,就是不能系统地进行整体性观察,是观察能力薄弱的表现。

(三)持续性和精确性

长时间地对事物进行持续性的观察,是良好的观察能力品质的表现,我们的观察对象是客观的,无论占有的空间多大、存在的时间多长,要完整地进行观察,都需要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例如,在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常出现滴加过量,导致实验需要重作,是因为未能认真持续地观察锥形瓶中液体的颜色变化。由此可见,培养观察能力的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人的意志品质影响观察能力的持续性,而在培养观察能力持续性的过程中,也锻炼和增强了自身的意志品质。

作为观察对象的有些事物所处时间、空间范围都很小,稍纵即逝,容易疏忽。这就要求观察能力应具有精确性。能对细微的事物和缓慢的变化进行准确的观察。如:在高中学习氯气和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时,都接触了分液漏斗。然而在进行“用四氯化碳从溴水中萃取溴”的实验时,还不能很好地利用分液漏斗进行操作。其原因一般是两次接触氯气和氯化氢的制气装置时,没观察到分液漏斗口的壁上有一小圆孔,而漏斗口的玻璃塞上有一楔形凹槽,自然也从未考虑过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时的有关操作方法。这样,由于观察能力的精确性不佳,就影响对整体事物的认识和掌握。

(四)价值性和理解性

观察能力并不是感官自发感受的本能,而是一种有取向、有意识、有计划运用感官进行自觉感知的本领,是高级的知觉行为,是以认识和理解事物本身为目的的。因此,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偏离观察意图的单纯兴趣和偏好的心理驱使。比如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只为看到艳丽的蓝紫色光而愉悦,以至忽视具有该颜色的火焰的存在,也忘却了与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比较。这样的观察结果,实际失去了观察该实验现象的价值。更无法对该实验与其他相关的物质燃烧实验相联系,运用思维能力得出“火焰是气体燃烧的特有现象”的结论。这同时说明了“观察是理解的基础,是思维的先行”,也说明观察能力在整个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位置。

在培养观察能力时,应注意在目的和计划限定下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得到相应的理性认识,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五)客观性和真实性 

对事物进行观察,得到的映象是真实的客观实在,不能用主观的臆想和修正来亵渎观察的结果,至使观察行为完全失去了意义。在观察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的描述现象,记录数据。在实验中出现允许范围内的误差是正常的。这就是观察能力的真实性品质。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