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2)

2017-09-05 01:33
导读:难到我们注定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必须依靠他人的扶持才能发展吗?任何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突然出现的,而是伴随着社

难到我们注定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必须依靠他人的扶持才能发展吗?任何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突然出现的,而是伴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在批判继承、扬弃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才达到今天的成就,但其根在历史中,在一贯的文化传统中,厚重的文化土壤给西方的教育理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养料。同样,我们也有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为什么我们就要忽视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从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去汲取养料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作为我们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呢?

教育与文化是一体的,文化的传统构成了教育的传统。传统是推不翻的,也不可能被替换。传统存在于每一个在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的意识之中,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无视而消失,它会通过对人的意识的控制实现对一切外来东西的潜在的抵抗。要建构新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必须借助于传统,通过在对传统的自我的创造性调整和转化的前提下,合理地吸收外来的文化元素,才能实现社会、文化的有效更新目的。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样必须精心地分析、认识、理解传统,对传统进行创造性地转化来实现。从传统中来的,才最容易被从传统中社会化的人们所理解、接受和吸收,也只有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很好地吸收和融合外来的一切理论。这一点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就是有力的佐证。这种研究不光是对现实的研究,更要对我们一贯的文化传统进行精深和细致的研究及创造性的转化。

因此,我们应该坚定地说,有生机的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我们的文化传统,来自于我们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在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基础上来实现对外来理论的有机创造和整合。可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算真正尊重了马克思主义。 (■王平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中国教育报开展的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的讨论,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关心课程改革的人提供了一个争鸣的论坛,这是一件绝好的事情。拜读了各家的文章以后,在思考新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余,不禁又想到一个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又是什么?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考量,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认识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那就是正确的;人的认识如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那就是错误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理论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规律,那么理论就是正确的,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够减少实践的盲目性;理论如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规律,那么理论就是错误的,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当然不会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理论真实地反映客观规律呢?那就是和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由此可见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性。那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究竟怎么样,本人觉得至少应该探讨以下问题。

一、引进理论自身的实践基础如何?

新课程引用了一些西方的理论,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等。西方理论中有很多好的东西,是我们应该吸取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有的理论是根据有限的实验提出来的,没有经过大规模实践的检验;有的理论虽经过大规模实践,但是已经被证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吸取其精华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剔除其糟粕。

二、新课程改革应该怎样建立自身的实践基础?

新课程改革怎样建立自身的实践基础,也就是新课程改革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先由课改专家确定课程理念,根据课程理念编制课程标准,再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然后根据教材实施新课程。

初中新课程已在全国若干地区进行了实验,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践来修正理论,是可以逐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理论的实践基础的。可是问题在于: (1)各地给予实验地区人力上、物力上、政策上的支持,使实验地区的条件优于一般地区,实验不是在常态下进行的,使人怀疑这种实验的真实性;(2)科学实验允许失败,实验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新课程实验没有哪个地区失败。教育实验有严格的测量评价体系,可是至今没有看到哪一家提供这样的测评报告,使人对实验的结果产生怀疑。在全国各地一片成功声中,到底有没有水分;(3)各地经过实验,都反映出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诸多问题。若干年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教材也只有微小改动,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上述问题的存在,似乎阻断了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相结合的通道,理论依然悬在半空中。

三、新课程要不要适应现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

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这是教育理论的实践基础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不发达,现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对教育的影响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难以支撑新课程的有效实施;(2)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及其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及其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3)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学生毕业后就业不易,其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决定其就业的难易,这又反过来加深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人民群众需要优质教育的矛盾。

我们的口号是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新课程不能面对这些问题,人民能够满意吗?应该说,对我国教育的弊端,国人还是看得清楚的,所以这些年来教育改革连连不断。问题在于依据什么来确定改革的方向,构建什么样的理论来主导改革。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课程新教学 ── 对新课改实验区的调研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