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各种学习理论有各自的价值和不足。行为主义理论,尤其是斯金纳的强化说所提供的课件设计的原则、交互环节和模式对CAI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对设计开发练习性、操练性和游戏性课件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认知学习理论.提出了更为接近课堂教学的原理和学习法则,它对概念、概念与概念关系、命题和原理学习的课件设计有极大的帮助。而建构主义理论对设计开发那种完成某个主题,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灵活自我地建构知识的课件有极高价值。它们各有自己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因而,不仅没有万能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万能的课件设计指导思想。
需要强调的是,教学系统设计给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开发以良好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它使得课件开发者可以更清晰地分析教学目标,辨别教学内容的性质,把握好内容安排的顺序.设计好相关的教学策略等。消除课件设计和开发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单凭经验设计和开发所造成的局限性。
第二,凭借已有的教学经验来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这是一种间接地运用有关教学观念而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运用中产生的经验和观念折射在课件开发领域。其主要表现在:
1.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中不仅有教师的讲解,而且要有多媒体课件的表现。“不能只限于文字信息的呈现、传递,还应大量地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图像等各种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和传递。”用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师展现那些难以表达的内容,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或兴趣。
2.展现学校和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学习者个人学习的多媒体课件中模拟一种学校或课堂“环境”.有学校管理的基本功能,如入学的注册、年级分别、成绩排名、图书资料等。在学习中模拟教师课堂教学的种种做法,设计诸如概念辅导、定理验证、图像演示、习题练习等教学功能。
笔者认为,教学经验是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的重要部分。所谓教学经验是教学实践中产生并积累起来的一种贴近教师个人所处教学现状的相关意识和能力。仅靠教学经验设计开发课件有其局限性,同样.仅凭理论开发课件也有与教学实际相融合的问题。教学经验与现代学习理论不是对立的,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经验在设计开发课件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偏重于针对学习者的个人学习,而后者则偏重于教师的教学。当然,两种思想在课件设计开发中有着交织和渗透。表现为:以现代学习理论的原理和法则设计课件时,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来补充完善:而凭借教学经验和教学的习惯方法设计开发课件.如果行之有效的话,则符合了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要求,间接地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尽管凭借教学经验设计开发课件的现象比较多见,但是课件开发的主导理论却是现代学习理论.它依据某“知识点”(主题)而设计特定的人机互动过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引发了“积件”的出现。
“积件”作为一个“概念或术语”也许“昙花一现”.作为一种“工具或平台”也许以某种形式而存在。笔者以为“积件”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值得认真思考和总结。
所谓“积件(Integral Ware)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工作平台。”H积件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这个功能靠集合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积件库来完成。二是给教师和学生一个类似“傻瓜照相机”的信息材料组合平台,方便他们根据教学需要从积件库中自由地组合特定的教学材料.就像“搭积木”一样。这个功能靠“积件组合平台”来完成。如果说“积件库”里放的是“积木”的话.那么“积件组合平台”就是搭积木的工具,而教师和学生则是“搭积木者”.并从中得到快乐。
笔者认为.积件的核心理念就是将积件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习理论“脱钩”,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纯粹性工具”。这种与理论、思想作“切割”或“脱钩”的主张表面上不在乎什么思想和理论,只提供一种工具平台,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没有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营造一种纯技术工具服务于教学,为师生的课堂活动提供自由度,进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这就是“积件”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
为什么会提出与教学思想、学习理论等进行“切割”的主张?这是对早前课件设计开发进行反思的结果。早期课件设计开发的弊病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点:一是课件的教学适应性问题。认为“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设计开发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世界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二是课件固化了教学过程的问题。认为“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由于课件固化了教学的内容和策略,甚至固化了知识表达呈现的方式和顺序。‘替代’了教师对该内容的教,‘模式化’了学生对该内容的学,因而排斥了师生的相互作用和课堂教学的丰富生动性,自然会受到教师的排斥。”三是课件在教学智慧上产生了“越俎代庖”问题。认为“课件的编制者力图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优秀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来设计课件,其结果是以少数人的经验和智慧‘包办’千百万师生的实践”。
为了增强“教学材料”的教学适应性,为了照顾到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为了适应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就要打破那种以某种理论和优秀教学经验为框架,设计开发一定程序化或套路化的课件。因而提出“积件”这个“技术化的设计思路”,“不刻意追求对教学内容的编排或程序化组合,而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化平台”,集成教学信息原材料、素材以及相关的组合工具来支持教学,把信息内容编排组合、策略设计等工作交给教师自己去做的信息资源处理方式”。“积件”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观的深层思想就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当然,这种教学服务的理念不是学校后勤性质的服务。学校后勤性质的服务没有直接进入教学过程之中。而技术化的服务却要试图渗透到教学改革和改善师生关系之中,给教学改革和师生活动以更大、更好的信息化平台。
对“积件”思想的分析,产生几点思考:首先,它能对前期的、堪称经典的课件设计开发的思想进行反思。这种反思的精神本身就值得称道。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学术问题、理论发展恰恰来自富有理性的反思。概观中外学术发展的历史,理性的反思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多有盲从和跟风现象,鲜有理性的反思,甚至贬低理论研究。倡导实际去“干”,干出来什么,什么就是教育技术,“干”出来的就是教育技术,而理论研究不是教育技术。将实干与理论研究对立起来。在这种氛围中,能做到理性的反思真是难能可贵。
其次.能从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来思考问题。我国学校教育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现实。为使计算机和课件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重视这个现实。前期的、经典的课件设计开发恰恰是针对学习者个人的,它倾向的是人一机对话的个别化学习。因而依据某个理论设计的某个程序化和套路化的课件就缺乏较广泛的适应性,不能适应课堂教学。为了适应学校课堂教学,提出“积件”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积件”概念的提出,隐含着教学中让技术“边缘化”,突出师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技术的“边缘化”不是技术的弱化或无用化,而是技术使其使用者(师生)显出更大的活力,凸现其主体地位。如果技术的存在不是显性的、摆在至尊的地位,而是提升其使用者——人的地位,那么这种技术的应用就达到了新的高度。笔者回想起在中小学观摩教师讲课时,曾多次看到教师被鼠标“束缚”,被课件“牵制”的情景,就越发感到这种观点的珍贵了。
第四,“积件”实际上是从经典课件的错位使用中得到启发,注重针对辅助教师课堂教的材料形成和组合。但不能因此否定或贬低经典课件的设计思想。因为.早期课件的研制本来就是针对个别化学习的,如果把针对个别化学习的课件用来课堂教学,必然存在教学针对性的问题,产生了错位使用的现象。因此,笔者不同意将课件看成第一代教学软件,把积件称为第二代教学软件。它们之间不是新的一代取代旧的一代的关系,而是各具价值和意义。现代教育既有课堂教学.也有人机对话的个别化学习,甚至还有其他形式的学习和教学,这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应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常识。各种教育信息资源设计开发思想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