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本文试图把语言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态来加以认识和定位。在文学现状越来越复杂的当今,语言文化批评对我们深入认识文学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化批评的定义、合法性以及标准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认识。
【关键词】语言;文化;批评;美;深
语言文化批评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随着文学现状复杂程度的加深和文学观念的更新,语言文化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得到学界的重视。所以,对语言文化批评进行全面的认识也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语言文化批评的定义问题
就笔者所知,“语言文化批评”作为一个专门术语称谓最早由青年学者赵奎英提出。她把语言文化批评界定为一种以语言为本体、以文化为视野的批评形态。笔者认为赵先生对“语言文化批评”这一术语的提出与界定比较精确的概括了这种新型批评形态的内涵,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语言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形态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这种批评形态立足于文本,把语言形式与文化内涵统一了起来,把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结合了起来,对我们深入窥视文本极有启迪。
首先,以语言为本体。归根结底,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学。文学作品也是以语言的形态呈现的。语言问题不仅仅是形式与表达的问题。“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不仅“美”,而且它自身还闪耀着思想之光,透析着思维之理。所以我认为,以语言为本体,从更为基元的语言视角出发对文本展开批评,定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其次,以文化为视野。文学是一个具有多重价值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等功能。而它的认识教育价值大都是通过文本中所透射出的生存境遇、人物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语言文化批评要求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的文化视野去探索文学,去挖掘文本的内蕴之美。
再次,以文本为终极依托。批评重在实践与应用。语言文化批评在应用中始终围绕文本展开,始终以文本为终极依托。文本在整个大文学活动中就处于核心地位,没有文学作品就无所谓有作者或读者。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作家的创作意图并非能够在文本中得到完全体现,读者的阅读感受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在批评中只有文本才是最可依凭的基础。语言文化批评就是一种以文本为终极依据的批评形态。
可见,语言文化批评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以语言为本体的,用一种开放的文化视野去分析文学现象的批评形态。
语言文化批评的合法性问题
目前,尽管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的实例屡见不鲜,但“语言文化批评”这一称谓还未得以正式使用,对“语言文化批评”这一称谓及其理解笔者最初从导师赵奎英先生处习得,这一批评形态究竟具有多大的理论价值、能否作为一种独立的批评形态而存在,这在学界还没有现成的定论。这也就涉及到语言文化批评的合法性问题。在文学现状日益繁复,文学作品日益精细化的当今,笔者认为语言文化批评理应作为一种颇具生命力的批评形态而得以重视。
首先,语言文化批评有其自身独到的批评视角,那就是立足于文本,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语言角度入手去透视整个文本所蕴藉的文化内涵。在审美形式与文化研究强势风行的语境下,语言文化批评有助于端正形式主义过于重视文学分析的操作性而造成的乏生命以及文化研究过于重视文学的批判精神而忽视文学之“美”的缺失。它把对文学的科学分析与人文目标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为我们进行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其次,与文学批评史上出现的几种典型的批评形态相比较,语言文化批评仍有其突出的独到价值。伦理批评由于把强调的重心固于文学内容的道德评价上,必然对文学的活力和灵性有所忽视。社会历史批评给当代文学批评带来很多积极启示,但这种批评的目光在透入文学之“理”的时候也天命样的划伤了文学之“羽裳”,这种批评形态更多的把文本当作了记载与考据。而审美批评与心理批评都把文学囿于一种视角之中,很难让我们对文学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语言文化批评正是汲取了群多典型批评形态的优势,在批评实践中更好的兼顾了文学的特性与多重性,协调了文学研究中的审美性与内在文化蕴藉性,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具开放性的视野。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文学现状复杂程度的加深,当下批评界鲜明的存在着内外之争,即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争论。阎晶明、吴玄等认为文化批评是一种异于文学本质的外部研究。文学的现代性或现代化就是文学的自主性,而文化批评阻碍了文学的这种自主,并有消解文学之害,所以他们认为文化批评是非现代的形态或反现代批评形态,所以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即审美批评。他们把文学批评视为一种切合文学本质的内在批评来加以宣扬。其实,文学不只限于审美,文学研究也从来不只限于审美研究(也不只是以揭示“文学性”为唯一目的)。所以我觉得语言文化批评能够为当下存有的批评误解提供积极启示。
可见,语言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新的颇具开放性与启发性的批评形态,应该得到认可与重视。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