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书法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1)
2017-09-14 04:5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师范院校书法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摘要:当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与培
内容摘要:当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包括人的情感体验、心理素质、感知能力和潜力的挖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等许多方面。而书法教学因其书以载道的特性,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每一位书法教师都应该利用这个优势,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
关 键 词:师范院校书法教育 情感体验 人格培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人格。这样,他们不仅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工作,而且还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去教育下一代。而师范院校是培养合格中小学师资的重要基地,因此,如何在师范院校书法教学中适时地融入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总要求,显得极其重要。
现代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强调:“艺术教育当以人格教育为主,技术为次。”①这正是丰子恺先生强调人格教育之重要的艺术教育思想的表露。还有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的先驱蔡元培先生,他从心理学的角度也强调:“所谓健全的人格、可分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四项。”②从以上这些分析论述中,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师范院校书法教学中寻找途径和相应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鼓励、启发、引导、加强对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
一、完善情感体验
情感是学生普遍共有的,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学生生活充实,提高学生的活力。巨大的热情和激情能驱动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取得丰富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师范院校书法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和完善学生的情感历程。在书法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观赏名家书作,并利用互联网介绍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也可以运用其他学科辅助书法教学,如文学、诗歌、音乐等,使学生间接动情,从而达到以情促进书法教学和以教学养情的目的。比如,教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所书《兰亭序》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字帖中释文并结合书法赏读《兰亭序》的内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温文尔雅、俊逸洒脱的文情书意,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书作点画骨力劲健,起落转抑,如断金切玉,干净明丽,文人书法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学生完全陶醉于书法的魅力之中,心境将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从而使其情感逐渐完善。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健全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根据心理学专家的调查发现,在未成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恐惧等。因此在书法教学中,要寻找到一些能消除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的方法,使其心理得以健康地发展。
例如,在书法简史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书法家的精神气质、思想感情及道德情操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我国传统的书法历来重视“字如其人”,把人品和书品相提并论。纵观历史上名垂千古的书法大师,如颜真卿的忠贞爱国、苏东坡的博大深邃等,无不是正直廉洁、旷达乐观、超人脱俗的高人雅士。郭沫若曾说过:“培养学生认字,能够使人深思,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察万物。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字就可以克服这些毛病。”所以,在练字过程中,要反复向学生强调,书法是研究法度的,如果不认真细致,往往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只有写好一笔一画,逐字逐篇地写好,才能掌握书写技法,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毅耐心的心理素质。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戴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