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所见“大学之道”(1)(3)
2017-09-17 01:51
导读: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目标是“离经辨志”。艺的目标是离经。离是分离,即知道如何断句。经是经书。离经就是能读懂经书。德的目标是辨志。辨是分辨,志
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目标是“离经辨志”。艺的目标是离经。离是分离,即知道如何断句。经是经书。离经就是能读懂经书。德的目标是辨志。辨是分辨,志即情志、意志、志向。辨志就是分辨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自己的意志。经书包括《诗》、《书》、《礼》、《乐》,讲的是性情、历史、制度以及和谐之美,读了经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性情和特点,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事情,才能确定自己的志向。当然,西周时期的社会是等级社会,爵位与职业大都是代代相传的,个人选择的余地很小。但也不是说没有选择的余地,特别是那些士所从事的较低级的职业。到春秋时期,士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选择的,孔子就对他的学生能从事什么职业了如指掌。经书涉及性情、历史、制度等方方面面,但无论讲什么,都是在教人为善。所以,辨志也就是《大学》中讲的“知止”,确定止于至善的最高目标。总之,读了经后既要确定职业生活的目标,也要确定人生的终极目标。读经的目的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和可能的位置,边读经边辨志能更好地理解经义,读到六经皆我注脚时,经书才真正读懂了。大学一、二年级的教育应是普通教育、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完成之后才能确定专业,一入学就确定专业,有可能确定的是一个不适合自己性情的专业,如果还不能改专业,那就违背了人性。普通教育要教育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要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要确定人生的最高理想。
第三年和第四年的目标是“敬业乐群”。艺的目标是敬业。完成教人如何做人的普通教育之后要进行专业教育。敬业的业,一般解作学业。我想,解作专业也不会离得太远。顾炎武《日知录•士何事》说:“士者,大抵皆有职之人矣。”其他贵族亦各有职。西周时期的职业大都是代代相传的,学子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在读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将来的职业学有所专,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对于学业、职业、事业,要敬。敬就是诚心诚意、专心致志并有所畏惧,就像祭祀时对待神灵一样。敬业的心来自对学业和职业的热爱,热爱的感情来自于对学业和职业的精熟。精通学问的人,学问才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才会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德的目标是乐群。辨志之后要乐群。志向是个人的,但志向是在职业生活中实现的,是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实现的。任何职业工作都需要与他人积极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乐群是乐于群居,乐于过群体生活,乐于与他人合作,今天叫做有团队精神。大学三、四年级的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阶段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乐群之德、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第五年和第六年的目标是“博习亲师”。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完成之后,能做一个从事职业工作的人了。如果还要继续学习,那就是做学问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进入到研究生阶段了。这一阶段的头两年,艺的目标是博习。做学问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行的。博习阶段就不再是读经书,要学得杂,什么都要学,与经书观点不同的书也要学。要知识渊博,广采杂收。专之后的博是围绕专业的博,是有中心的博,专业像一根线,能将广采博收的知识贯通起来。没有专业的博叫杂,散乱如麻,学得越多越乱。所以“博习”要在“敬业”之后。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博,不妨叫做博士阶段。这一阶段德的目标是亲师。博习是学习别人写的书、老师写的书,所以与博习相联系的德是亲师。从事一般的职业活动,最重要的是能与同事合作。做学问则不同,做学问要根基深厚,根基深厚要有师承,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有师承的,汉代经学讲师法家法,各朝《学案》就是一本本师承的谱系。欧洲人做学问,也有所谓的流派。现在中国的学问家们很少有师承的,倒是背师、远师、怨师的多。各人一套炉灶,退休了也就收场了。敬业之后博习,所学的知识不至于散乱,但仍有危险,仍有根基不固、肤浅浮夸的危险。职业与学问是不同的,学问是高深的东西,不是职业性的工作所能引导的,它需要学问家的引导。做某门学问到底需要怎样的广博知识?只有学问家才明白,所以与博习相对应的品德是亲师。有师承的博习是有本有原的博习,有本有原的博习是培植本原的博习,培植本原的博习预示着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第七年和第八年的目标是论学取友。艺的目标是论学。博习之后可以真正做点学问了。论就是讨论、论证、议论、理论。博习是学习别人的思想和学问,论学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知道别人说了什么才知道自己还要说什么,所以论学要在博习之后。还没有读几本书就写起论文来,所做的研究很可能是重复研究。书读得多的人往往很难动笔写论文,因为他们知道要说的话大都已经说过了,要再说出点新意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博习毕竟只能做一个学问家,光做一个学问家是不够的,要做一个思想家。要做思想家就得论学,论学就是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并且说出一番道理来,让人信服。孔子说“述而不作”,那是谦虚。孔子综整三代,是大学问家;孔子知周之后百世之事,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也是大思想家。读大学读到第七第八年要出成果,要硕果累累。所以这一阶段最好叫硕士阶段。先硕士再博士,反了个边。这一阶段德的目标是取友。博习要亲师,或者说博习就是要有师承。论学则要取友。为什么呢?论学就是要超越传统,改变师承,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对师承的光大和发扬,是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观点对不对呢?最好是找志同道合的学友一起讨论,找老师讨论往往拘于师法家法,不能畅所欲言。取友并不容易,能与论学的人并不多,甚至很难找到,找到了也不一定能一起讨论学问,佞柔之友无益于论道,直谅之友才有补于问学。能否得到直谅之友,关键在于自己的胸怀是否能包容和接受不同的意见。能取得论学之友,能与学友坦诚讨论学问的人是具备了学术品德的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有了做学问的德和艺的人小有成就,谓之小成。
第九年和第十年的目标是知类通达。艺的目标是知类。什么叫知类呢?知类就是懂哲学。建立在敬业基础上的论学还只是就事论事,是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是技术性的,功利性的。建立在论学基础上的知类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是对类本质的探索。所形成的观点超越了看待具体事物的眼界,上升到了抽象和一般,是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谁能对类的本质特征作出最一般的概括,谁就是哲学家。成为一个哲学家很不容易,先要离经辨志,懂得做人的道理并立下鸿鹄之志;再要敬业乐群,学有所专并能与他人合作;再要博习亲师,打下宽厚的学问基础并能谨遵师法,有本有原;还要论学取友,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能坦诚地与文友相互切磋。八年功夫下来,始可言哲学。与现在的学制类比,知类阶段相当于博士后。不是什么人都能懂哲学的,现在中学生就学哲学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要学哲学,很多学生似懂非懂,纯粹在浪费时间。德的目标是通达。通达就是止于至善,一通百通,什么地方都能去,什么事情都想得通;是孔子所说的不惑,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是老子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昏昏闷闷,混混沌沌;是佛家所说的看破放下,大彻大悟。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达到了,故能乐以忘忧;老子达到了,故能返朴归真;佛陀达到了,故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强立而不反,想再做个凡夫俗子也是不可能的了。这样的境界叫做大成之境。
[参考文献]
[1]姜国钧.缘情立教,内外双修——郭店楚简所见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4,(6):22-25.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姜国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诗教礼教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3,(2):41-45.
[3]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56.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姜国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