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教育运行预警理论及微观模型(1)(2)

2017-09-27 01:05
导读:三、高职院校微观预警模型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预警从空间尺度上可以分为宏观(国家级)、中观(地市级)、微观(院校级)3个层次。宏观(国家级)预警能够从
三、高职院校微观预警模型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预警从空间尺度上可以分为宏观(国家级)、中观(地市级)、微观(院校级)3个层次。宏观(国家级)预警能够从国家层面上对整个高职教育系统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判断其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与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发出警情预报,为教育最高决策者提供警示,作出修改决策。王明伦给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动态预警系统结构图(见图1)。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地市一级进行办学和管理,人才培养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地方(地市)教育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才需求对高职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观层面(地市)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够紧紧围绕本地和区域经济进行规划、建设和发展,充分体现源于当地、服务当地的原则精神,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中观(地市级)预警在整个预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地方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重要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微观(院校级)预警是对一个具体高职院校运行情况的预警,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体现,也是中观和宏观高职预警信息采集的源头。高职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最终由高职院校来完成,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的潜在危机和隐患最终体现在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上。研究高等职业教育预警首先应注重微观层面的高职院校预警,从而防止宏观理论与具体教育实际的脱节。如果与经济预警相比较的话,高职院校教育预警就相当于对具体企业的预警。由于教育培养人的特殊性,其培养人才质量的缺陷与企业产品在意义上是无法比拟的。本文试图对高职院校预警进行模型构建,并对具体指标参照系统进行解释。图2描述了高职院校教育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其核心是对高职院校教育系统具体采集指标的分析。  以 2003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以及36个主要观测点为指标分析的参照系统进行采集分析 (图3),具体操作如下: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明确一所高职院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包括发展定位、专业结构、质量、数量等长、中、短期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教育预警模型结构图建立指标参照系统、教育模型系统、预警信号识别系统。指标参照系统以图3为依据进行信息采集,一、二级指标的权重可以参照2003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基本规定赋分值。指标参照系统既是信息采集的具体内容,又是预报警限的常模来源。作为微观层面的高职院校预警,以教育部2003年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指标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和价值。
    预警信号识别系统根据分析和统计常模为预警设计警限确定警级,从而发出警示。
    ——建立偶发事件超级报警系统,体现微观预警的灵活性。上述指标参照系统是对高职高专院校日常工作的具体评价,反映院校在一定时期的工作水平,是高职院校预警工作的基础。但因为基层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与具体工作结合紧密,受偶发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应有另一种偶发事件超级预警报警机制。这些偶发因素包括招生数量、经费安全、重大政策变化、主要人事变动、学生安全、教学安全等。这些因素虽然在指标体系中已经体现,但由于受权重限制,不可能使整体分值达到警戒线,因而难以及时报警。在操作中可以采取为这些偶发因素指标设置单一指标的警限阈值,使这些指标可以直接报警。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邱丕群.高校投入产出分析与预警系统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3).
[3]余丛国,席酉民.我国企业预警研究理论综述[J].预测,2003,(2).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王慧敏,方国才.非线性经济系统的预警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2000,(9).
[5]杨如顺.职业教育应建立预警系统[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
[6]王耀中等.经济预警模型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多媒体CAI课件在业余田径训练中的应用与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