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1)

2017-09-26 06:5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高职生的评价与考核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
摘要:高职生的评价与考核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不能简单地对应学历与资格并重的社会砝码而仅用学科成绩和证书等级来评价高职生,而要在以高职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最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高职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达到高职生“低进高出”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生;评价;学历;职业资格
   
 
    在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对高职院校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的评价显然是对学校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且标准应当是客观、公正的。然而,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对高职生的评价却往往同这一基本原则相悖。
    一、学历+资格≠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全部砝码
    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并重来衡量高职生的质量,在高职教育领域已成为共识。然而,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具体砝码实际上最终还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行业智慧以及团队精神等。
    问题在于:关于学历——我国高等教育缺少第二条通道,没有为高职生打通进一步深造的渠道;关于资格——一些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较低,资格认证渠道和机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而当强调一种东西成为流行品时,它的“水货”形式也就会很快浮出水面。为防止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出现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质量认证。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学历+资格”等于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全部砝码。
    基于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在现实的高职教育实践中,对高职生评价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矛盾: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低进(现实困难)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问题——高出(社会和企业需要)所形成的现实矛盾是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次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职院)的评估中,专家们在充分肯定深职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认为学院对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为此提出意见和建议:“要重视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源面临提高教学质量困难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在探索和实施理论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体化教育中有所突破。”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深职院在全国首次提出“低进高出”的高目标,要实现它,是相当艰巨的。
    这里的“高出”,是指要使高职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达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水准,而不是要使高职生达到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同的文化科学水平水准。同时,高职生“低进”的现状也不可能使他们达到文化科学理论水平上的“高出”。笔者认为,实现目前高职生这种“低进高出”矛盾,目标涉及的主要问题有:
    其一,学生、社会的观念更新问题。在我国,鄙弃职业教育、轻视职校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这种观念。虽然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注意到我国综合型、应用性技能人才的缺乏,但人事部门在人才标准上仍存在着严重的普通高等教育优于高职教育的偏见,没有打通第二条高等教育的通道去解决高职生的继续深造问题。有人认为,学校里许多优秀学生都想继续读本科深造,高职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部分优秀学生如果能进对口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严格的系统理论学习,将使他们“如虎添翼”。但由于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在理论学习上以“够用”为度,而普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体系,专升本考试的教材和内容对高职院校里的学生来说很陌生,一些有着特殊技术专长的学生很难考上。目前,一些想继续读书的高职生大多选择了去国外读书,几年来,深职院到英国胡佛汉顿大学读本科的学生就达500多人。为使更多的有专业、专才的高职生能够继续深造,为使我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不大量外流,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提升高职教育层次,使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二条通道迫在眉睫。应建立一个全国布局的、两年制和三年制及四年制或研究生层次都涉及的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其二,高校自主招生问题。2003年3月,教育部发文,从2003年开始,允许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2所著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各学校依据各自的特色,制定自己独特的选人标准。以北京大学为例,该校将自主招生的生源分为五类,其中包括“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异成绩者,以及其他特殊才能者”。对于高职生的自主招生力度以及一般高校的自主招生权等,都应该另行建立一套特殊规定和办法。因为对人才的珍惜,不能仅停留在呼吁上,更重要的是尽快制定、研究、完善特别人才遴选的办法。
    其三,高职生的考核问题。有人认为,实践能力卓越的人才通不过单纯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考试,这说明这种考试没有考核出学生的能力。由于人才行为能力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选拔方式,笔试和面试相结合,增设如演示行为呈现等面试,加大面试的比例。选拔手段多样化是今后考试招生的一个趋势。在认同以上看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于高职生的考核应以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者说高职教育的本质作为衡量的最根本标准,即考核高职生应该以其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为根本准则,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测量。华东师大教科所刘德恩博士在其《职业能力评价的3种模式》一文中,在参考国外职业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样本、工作现场观察和已有绩效的3种评价模式,并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值得借鉴和应用。另外,高职高专的教育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必须考虑高职教育的独特规律、学术规范、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学习者多样化要求等因素,加强对教育教学中过程管理,弱化结果评价;遵循评价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技术性,评价方法的先进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客观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还要注意到,现代社会中学生学习成果不单是指人的博学,更应强调包括态度、能力、情趣、理想、习惯和社会适应等在内的各种“行为变化”,用工作现场考核代替传统的考场考试,用学生的实际工作成果代替传统的试卷试题,用对学生的全面评估代替抽样检验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必须遏制大学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