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必须遏制大学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1)

2017-09-26 06:5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必须遏制大学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本位主义的影响,我
摘  要: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本位主义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学术研究中近亲繁殖现象十分严重。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否则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将是非常困难的。
    关键词:大学教师队伍;学缘关系;近亲繁殖
  
     Abstract: Since the long influence of thinking of plan economy and centralization sys- tem, the phenomenon of close breeding among the facultie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China is very serious. We have to solve the problem otherwise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us to build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and engage in the creative research.
     Key words: university faculties; consanguinity of scholarships; close breeding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在遗传学上,有近亲繁殖(in— breading)与远缘杂交(outcrossing)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前者是要避免的,而后者确是应当提倡的。自然界的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的遗传特点,即近亲繁殖会导致物种退化,而远缘杂交将培育出新的品种。例如,世界上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谷物———玉米、小麦和水稻,都是利用杂交优势理论,先后经过美国、墨西哥和中国的科学研究人员长期探索,分别培育出了这三种谷物杂交的新品种,从而实现了这些谷物的高产,为解决人类的缺粮问题作出了贡献。
    所谓近亲繁殖,是指两种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进行交配。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植物中,就会导致物种退化;如果发生在动物中,就会产生不育症;如果发生在人类中,就会出现遗传病或是智力低下的后代。所以,无论是在人类或是动植物繁殖中,近亲繁殖都是严格禁止的,因为它与进化方向是相悖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学缘是与动植物中的血缘和亲缘关系相类似的一个概念,泛指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师生和学术派别之间的渊源关系。具体地说,包括教师队伍构成、学术梯队的配备和招收研究生的来源等,其中都有一个学缘的问题。与动植物近亲繁殖的现象一样,如果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学缘关系也是近亲繁殖,那么势必影响到杰出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生产。
     近亲繁殖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和学术研究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西方国家不仅进行了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业革命,而且近代科学也诞生于欧洲。在其教育与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早已建立了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公开公平地招聘竞争、人才自由流动等原则和管理制度,这是避免人才和学术近亲繁殖的重要保证。
    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好最多的研究型大学,全球7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在这些大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大学的教师水平都很高,几乎百分之百地拥有博士学位,博士比例最低的大学也有大约95%。而且,这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都毕业于著名大学,绝非滥竽充数。另外在教师队伍中,拥有本校博士学位的比例都不高,也就是说它们都拒绝近亲繁殖。姜远平等人对美国一流大学教师的学缘结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们认为:“强调教师队伍‘远缘杂交’,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许多著名大学有不直接留任本校毕业生的习惯做法。优秀本校毕业生必须先到其他大学或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回校任教。”[1]
    我国解放前的大学,在选用教师时,也是避免近亲繁殖的。20多年前,当我出任武汉大学校长时,曾就这个问题访问了许多教授。他们告诉我,解放前武汉大学决不允许直接聘用本校的毕业生,即使非常优秀的尖子学生,也必须到校外工作5年以后,如果那时他仍然还是优秀者,方可聘回母校任教。另外还有一条人事回避制度,夫妻、父子不仅不能同在一个系工作,甚至也不能在同一个大学工作。现在看来,这些规定都是正确的,是避免近亲繁殖的有力保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可是,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近亲繁殖在我国高等学校和学术研究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了。人们对这种反常现象见怪不怪,似乎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着一流水平大学的建设,正在窒息着学术研究中的民主自由学风,最终将影响到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
    教师队伍和学术研究中的近亲繁殖,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我们决不能再姑息和迁就这种不正常的状态。那么,近亲繁殖在我国大学里有哪些表现呢?毫不夸张地说,近亲繁殖已经渗透到我国大学中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队伍基本上是近亲繁殖的,而且越是重点大学,近亲繁殖现象越严重。
    现在,许多重点大学的教师大都是本校毕业留校任教的,为数不少的单位是三代同堂,甚至还有四代、五代同堂的。例如,我国某重点大学法学院有 40名专任教师,其中获得过博士学位的有37人,占整个教师比例的92%。在获得博士学位的37名教师中,有34人是从本校毕业的,所占比例也是 92%,这实属偶合。[2]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近亲繁殖在我国重点大学里是多么严重呀!
    现在,也有一些大学公开面向国内外招聘教授、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甚至还有高薪招聘院长的。但是,只看到招聘广告,却没有看到招聘的公示和结果。说到底,这种招聘只有宣传和象征性的意义,是否能够招聘到杰出的人才是值得怀疑的。国外大学招聘的原则是:一是公开性,必须在两种以上媒体上刊登招聘启事;二是平等性,如果招聘一个名额的教师,必须要有三个以上的申请者竞争,通过考核评审,择优录用方为合法,否则就要受到诉讼。可是,我国目前大学的招聘并没有做到公平性和平等性,有不少是走过场。近年来,有关大学也从国外招聘了部分中国留学人员,但相当多的人仍然是由自己的老师或同学推荐的,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近亲繁殖的问题。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三:第一,自认为自己是“老大”(指名列前茅的大学或是院系),惟我独尊,似乎其他大学的毕业生不屑一顾;第二是觉得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对质量放心,使用起来也顺手;第三,片面地认为这是师承效应,有利于学术梯队建设和学术继承。其实,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只是以此作为近亲繁殖的借口而已。
    其次,在科学研究中近亲繁殖的现象十分严重。
    当代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早已走出了个体或者家族式的研究方式,一般是在高水平学术领导者的指导下,由一个研究小组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问题就出在这个研究集体如何组成上,是网罗百家、搞远缘杂交或是重用自己的“嫡系部队”呢?这里所指的“嫡系部队”,就是指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甚至是学生的学生,也是几代同堂。有人形容说,现在的一个学术集体就是一座金字塔,塔顶上是耄耋之年的祖师爷,下面是徒子、徒孙、徒曾孙,子子孙孙无穷尽。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学术体系中,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下,徒子、徒孙与师父、师叔、师爷能够进行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吗?能够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吗?能够有学术创新吗?这大概是我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中没有或少有原创性成果的原因之一。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谈少儿跳远助跑的训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