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1)(2)
2017-09-29 06:30
导读:三、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教育家们普遍认为,“基础稳固的基本教育而非狭隘的职业预备对未来会更重要”。因此
三、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教育家们普遍认为,“基础稳固的基本教育而非狭隘的职业预备对未来会更重要”。因此,首先应开展通识教育,为培养良好的公民及高效率的工人作准备,使每个人都能学到优良的分析、表达、传达和计算技能,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广泛知识。其次,为学生提供优良的通才教育,培养他们适应不断改变的工作环境的能力。第三,教育制度应对迅速变化的环境作出更快而有效率的回应。第四,大学应与新知识的创新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大学科研的教育价值。鉴于以上的分析,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培养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拓宽专业面,注重通识教育
扎实的基本教育、宽专业面和跨学科视野对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专业基础是解决特定工程领域问题的知识内核,按照图1的技术结构要求,应包括主体技术群所涵盖的内容;专业面是与特定工程问题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如相关技术学科(图1中的支撑技术群、制造技术环境所要求的内容)和人文社会学科等;跨学科的视野则要求在掌握各学科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能触类旁通,以达到能“融会贯通”的境界。
这就需要按照先进制造业多层面的技术要求,对目前的教育体系作出调整和转变。首先应转变对制造业人才的狭义理解和现行的“分科教育”观念,推行“大工程”的教育理念,在注重工程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来建立与先进制造工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里“大工程”的教育理念是指任何工程问题不仅涉及工程技术的可能性,还应考虑与之相关的环境和文化等问题。所以,这种体系势必要在深厚专业基础的同时积极拓宽专业平台,对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要能满足通识教育的要求,体现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综合,体现技术和人文的交融,从而使得在这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具备较强的适应性。
(二)结合工程实践,加强技术创新和素质教育
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传授系统的工程理论外,更要加强工程实践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新11条标准中就突出强调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如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除此以外,国家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21C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还额外强调了如下几点: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应当说,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正是当前“教师一言堂”式的工程教育所真正缺失的部分,所以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并将实践要求高的课程内容尽量安排为现场教学;此外,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发掘高校内在的教研和实践资源,提高理论教学的效率,积极开拓和建设校外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操作性强的工程项目和真实的实训环境。同时应要求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有到企业参加短期生产实践或参与教师相关课题的经历。
(三)开展科学研究和合作办学,提高办学水平
根据西方社会的传统观点,大学应是“新思想、新学说、新技术和新科学”的诞生地。而广泛的科学研究正是诞生“新思想、新学说、新技术和新科学”的惟一有效载体,最能体现大学的“教育使命”。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寻求规律的创新性工作;不从事科研活动的院校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当然,高等院校是分层次的。工科院校应更多地开展面向生产实际和推动行业技术升级的课题研究。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的科学研究存在极为明显的不良倾向,且有发展之势。如“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水平,轻工程应用”,“一律追求高规格”,从而使得“教”、“学”、“研”长期不能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中,并使得三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要扭转这种局面,工程教育就必须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开放式办学机制。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创造教师进企业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改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相关项目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也要为企业中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鼓励先进的企业参与高校的管理和教改,以此推动产学研相互促进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潜能巨大[J].现代制造,2004,(11).
[2]刘薇.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企业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12-08.
[3]王润孝.先进制造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6]张福润,杨叔子.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本科专业规范(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 edu.ch/20050419/3134724.shtml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