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富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

2017-09-29 06:56
导读:课程的模块化是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按照专业方向,选择相关教学内容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课程模块,使毕业生形成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
    课程的模块化是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按照专业方向,选择相关教学内容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课程模块,使毕业生形成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二是要求一门课程设计成多个模块构成,满足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及时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更新部分陈旧内容,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融入课程之中,克服专业知识滞后于生产实际的现象。
    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步骤
    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领导重视是前提,立项管理、周密计划是基础,教师支持是关键,教育研究是先导,分步实施、中期检查是保障。课程改革与建设分三步进行。
    1、 酝酿期的思考与决策
    在课程建设的酝酿期,关键是要解决好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重新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重新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正确处理了几个关系:一是处理了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处理了传统知识和新知识、传统方法和新方法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强调理论的应用,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
    2)构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
    构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体系时采用“大平台、分层次、活模块、多接口” 的思路。这里,“大平台”是指跨专业的共用基础知识平台,知识面宽,应用面广;“分层次”是指区分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需求,设有不同层次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活模块”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对本学科纵向知识的特殊需求所设的知识和能力单元;“多接口”说的是要与并行课、后续课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衔接和配合,设置相应的接口,使学生具有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的相对系统而完整的专门知识结构。合理设置了能力链节,使基础课教学更贴近生活、面向职业。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是课程建设的方向
    课程建设上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体现为“学、用、新、实”。“学”指的是教学内容适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指的是学生学了以后“会用、能用、够用、管用、 好用”;“新”指的是,教学内容跟踪技术发展变化,选用了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实”指的是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实例精辟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
    4)教学委员会或专业顾问委员会的可行性论证
    教学内容及其体系的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不仅关系到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原有学科教学内容的增删取舍,必须进行周密而慎重的分析。为此,在课程建设准备期的思考与决策过程中,多次召开教学委员会或专业顾问委员会,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专家的意见,对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及其体系,进行可行性论证,把“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质量标准”真正落实在课程建设的源头。
    2、 准备期的策划与落实
    课程建设准备期的核心工作是课程教学手段的配备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配备教学手段是进行课程建设的保证
学院在近五年内,挖掘潜力,优先教学,新设置15个多媒体教室,配置了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保证了物质条件,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含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相关教学大纲、课件、教案、授课录象、习题、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放。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办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的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就是要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施教对象和有利于职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 实施期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建设实施期的核心工作是对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及时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1)学生能力的形成是见证课程建设成果的标志
    教学质量是人(教师与学生)、知识、技术、教学设备和手段、教学环境等多种资源要素在多方位、深层次进行学习和训练的结果。课程建设的成果应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体现在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后所具备的能力上。所以对课程建设效果的评价应建立在对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上,我院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方法来评定学生的一般能力、专项能力或综合能力,把学生能力的形成作为见证课程建设成果的标志。当然,课程建设成果乃至人才培养质量最终由用人单位和社会来评定。
    2)建立科学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
    为保证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的成效,加强形成性(过程)评价。为此,我们在开展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组织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及时反馈各种有关信息并整合其它教改成果,迅速提升课程建设的实效。
    对于课程建设的终结性(目标)评价,其核心是社会评价。当前,在学校内部进行课程建设的终结性(目标)评价,除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相应的测评外,主要以学生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和资格认证的结果,作为进行课程建设终结性(目标)评价的重要依据。也就是,以学生技能训练引导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术)培训三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学生在毕业时要同时拥有反映学生素质、能力、水平的各种证书,包括毕业证和其它各类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课程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程的不同性质,每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涵也就不一样。但是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都是围绕抓“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 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使培养出的高职学生既具备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合格的社会人,又具备与某专业岗位任职要求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合格的职业人。
    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
    1、 常抓不懈——创新高职课程模式
    我院通过十年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使富有高职特色课程模式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
    (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现三种分层教育模式
    第一种分层教育模式:按照学生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不同需求,将课程分层到不同学期,解决不同时期学生常出现的思想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认知与行为结合,承认现实与改变现状结合,适应学生成长过程的需求。
    第二种分层教育模式:按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不同现状,实施层次型模块化的计算机教学体系。利用自主开发的学习系统软件,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在想学习的时间学习”、 “想学多快就有多快”,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速度差异问题。自主学习系统软件,将考试变成为了一种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常规手段,即时地个别测试,即时地告之个人的测试结果,“考试”成为了学生进行自我测评的一种有用工具。
    第三种分层教育模式:根据学生入学时基础文化水平的差异,基础课教学改革,在详细剖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知识层次结构”,分为加强层(基础较差)、基础层和提高层(学有余力),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产学合作育人,按需设置课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我院民航服务专业的课程由四川航空公司、教育理论专家和学校共同开发,企业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定期检查。教学内容针对性强,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通过课程组合溶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双方给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学生由企业录用;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先后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空军5701厂和上海泰永模具有限公司等签订“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所签合同的同学全部录用),企业开出课程清单,并要求学校教师到企业学习三个月,将专业技术要求和企业文化渗透在课堂中,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企业节省培训时间和经费。
    2、重点支持——择优进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我院开办高等职业教育十年来,把适应市场需求作为推进课程建设的动力,把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对全院各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梳理,并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及时修改课程大纲;选择了“两课”、“数学”、“英语”、“制图”、“电工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等12门课程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并按照开展课程建设的程序与步骤,进行教育科研立项论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重点建设。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的部署,依据文件规定的标准,我院在院级精品课程中,积极开展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择优进行重点支持,力争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示范性上有所作为,并为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如今,我院现已《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5门省级精品课程。
    3、树立典型——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
    “课程建设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课程的现代化”。从1994年开办高职伊始,我院便着手启动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课程建设。其中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几门课程,切实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入手,科学确立课程功能和教学内容框架体系;承担国家、省级和院级教育科研项目,推进自身课程建设;用教育科研成果支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立科学周密的教学评价体系。在精品的建设与管理上进行重点投入和重点建设,实现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选取、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创出了一流。
    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2门课程荣获2003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另《数控加工技术与操作》和《模具设计与制造》2门课程由四川省推荐参加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由此可以看到,精品课程是长期坚持开展课程建设的成果,真是“十年磨砺一剑”。
    课程建设连同专业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和人才社会使用之间的接口和桥梁。课程建设的成果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教学质量,毕业生形成了较为理想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基础理论适度、知识面较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和素质高的特点,从而使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经统计,自1999年培养出首届高职毕业生以来,我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富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建设为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精品课程是教育的宝贵财富。它是教师多年教学改革的结晶,不仅整合了多年的教学改革成果,集中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一所学校的特色,而且在教学上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示范性于一身。因此,发挥精品课程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最终建成富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综合的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