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课程;课程综合;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综合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什么是高职课程与课程综合,为什么要进行课程综合,如何进行课程综合进行思考,以期职教同仁研究讨论。
一、高职课程与课程综合
有必要明确课程的定义、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四要素,以及课程综合的概念和标准。
(一)课程概念
课程是为客观需要人才的规格和要求而设计的方案,习惯上指具体的科目,如高等数学;也指教学科目的类别,如专业课.程;也有泛指课程计划为课程,即专业教育教学科目的总和(包括科目类别、排列顺序、时间安排、分配比例),如XX专业课程计划。具体的科目、科目的类别、科目的总和,如果都称课程的话,那么课程可以定义为:有目标内容的、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因此,凡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有具体目标内容的、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都是高职课程。
课程都有教育教学的目标,都有为教育教学目标服务的内容,但目标不同课程的性质不同,课程的要素内容也不同。高职课程的系统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空的排列组合与质量。高职课程的科学是指:教育教学内容符合客观规律,教育教学过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育对象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形成技能规律。
(二)课程性质
综合性。教育为经济服务,职业教育直接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贴近劳动力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其职业性区别于普通教育。职业劳动是综合的,贴近企业和行业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学内容也应是综合的。
多样性。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现实,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化的基本途径。“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大众化带来生源的多样化,针对生源在知识、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高职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
技术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培养方向一般是科技含量高,涉及知识广,技术实践性强的职业岗位。高职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具有技术实用性。
研发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比,入学分数起点低。坚持“人人有才观”必然应重视学习主体的个性特点,多种形式地挖掘个体潜能,调动个体积极因素,强调研究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地教育工作,由此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性质具有研发性。高职教育不仅要研发物质客观世界,更重视研发主观世界,使培养对象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实用型人才。
(三)课程要素
做人为本目标。“人本”目标就是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职业人,一个社会人,简单说做人。这个目标定位要进行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的传授,要把理论和道德溶化在各种教学内容 (显型和隐型课程)和过程内,形成行为习惯和正确态度,做一个对社会承担责任的有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能力为本目标。“力本”目标是指:拥有知识和技能是基础,但还须迁移和转换,对应这种“知技”基础,应以提高“能力”为目标。能力是个体心理特征,是个性社会化过程中表现的提高的本领。这个目标定位要进行专业应用知识为主的学习能力,职业技术技能为主的实践能力,学会与人共同做好技术工作的社会能力的培养。
应用知识内容。“知识”包括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程技术、工艺等六大体系知识。各类知识,考虑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依据可接受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形成了各种类型和层次的课程。高职课程知识内容,应是务实的必须的够用的应用知识。
技术技能内容。技能是为某个目标而有意识训练,形成相对固定的活动方式,是一种做事的本事。技能可以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技术是物化的各种生产管理服务的工具、材料、设备,是内化的生产管理服务的工艺、方法、制度,是物化和内化的知识体系。高职课程内容应是技能和技术性的。
课程四大要素中,做人和能力为本是课程内容要达到的目标,应用知识和技术技能是课程的具体内容。
(四)课程综合
课程综合是根据培养专业人才的规格,专业范围内的要求来分析、沟通和开发学科知识间的横向系统联系,或者以职业岗位群工作内容、任务、过程为参考,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原则,对职业知识技能进行分析的系统联系。显然,这种系统联系的课程综合,是建立在进行课程分析和职业分析之上的。
六大体系,对应教育是学科课程,也自成体系,是学科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体系与科技体系是纵向体系。实现科技(学科课程)纵向系统向专业实用横向系统转化,就完成了课程综合化工作。
二、高职课程综合的缘由
为什么高职课程改革一定要进行综合呢?下面从市场行业培养需求、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面向信息社会等四个方面说明高职课程综合的
必要性。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