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专业知识是岗位能力形成的基础。
我们上述所论述的内容,其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理论,那便是专业知识是岗位能力形成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在课程设置之前,首先把同岗位能力进行分解,其原因就在于岗位能力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操作,我们所看到的企业岗位流畅的操作过程,一方面决定于长期工作中的形成的经验,另一方面则决定于对工作内容和程序的理解和把握,从表面看来,这两点都是一种经验性的东西,由此,有人认为,三年的高职只要把学生放到具体工作岗位去锻炼,比在学校学习加实训效果会更好,并以过去匠人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例证,其实这里有个误区,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知识的参与,只是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式不同,师傅带徒弟虽然没有直接传授知识,但经验本身就是形成知识的重要因素,甚至是知识本身,师傅带徒弟也在进行知识的传授,只不过传授的方式是通过自己的具体操作,而徒弟也在学习知识,学习的途径是经验的积累,这是从相反的方面即从能力形成中的知识因素来证明能力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结论,能力形成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通过实际操作的提升,形成能力。这里存在着对知识理解的客观性和对知识把握的效率问题,师傅带徒弟中,师傅的经验知识总是个别的,一方面,在他个别经验中,有些是不具备普遍性特点的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经验与知识相比总显示出间接性,许多经验吸收后必须进行理解和消化才能提升为知识,因此,师徒之间的授受,无法以知识的形态直接对能力形成进行指导。同时,还有一个效率问题,师傅带徒弟中,徒弟必须完成师傅经验形成的全部过程,才能获得相应的经验,与知识对能力形成的直接指导意义显得太过的浪费。
三、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对课程内容甚至课程本身进行调整。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岗位及岗位的能力需求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学生在高职院校三年学习过程中,岗位及岗位能力结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活”性特色,也应适时地发挥其作用,对不适于社会岗位能力形成需要的课程内容,甚至课程本身进行修整调适,这里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对岗位能力变化状况要有切实而准确的把握,要求相关部门及任课教师要与专业对应的社会岗位保持持久的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其动态,尤其是教学人员,在把握动态的前提,随时可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每学期都要把岗位变化进行统计和汇总,对于有些课程(有些是骨干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删除失去意义的内容,强化能力变化之后对新能力形成有直接意义的内容,对属于课程设置中的内容,而在课程体系中被淡化处理而在新能力要求中有特别意义的,要增加其份量,对于某些伴随岗位职能的转变而失去意义的能力对应的课程,一方面要减少其份量,或作整体的简单介绍,或抽出几个内容进行讲座,另一方面,对于完全失去意义的课程则可以取消,同时对于伴随专业对应岗位职责变化带来的对人的能力要求的变化,无法通过具体课程对新能力要求进行知识支撑的,要通过专题讲座和专题实训的方式予以补充,对于那些在当初课程设置中,对于骨干课程起着系统知识补充作用的辅助性课程,如在岗位职能发生变化之后,成为新的能力需要的主要课程时,就将其提升为骨干课程,总而言之,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对课程进行合乎于高职教学规律的调整,使整体教育与市场需要联系更为密切。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相对应的机制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重要特色所在,这是与高职院校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定位一致的,这也是为广大高职院校普遍认可,并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这里从专业设置中的社会人才需要调查,人才能力分解,以及伴随着岗位职责变化,对课程的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只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重视获得更充分的成果。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