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1)(2)

2017-10-02 06:19
导读:(三)课程结构的特征 在实施就业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时,课程结构一般按模块化设计。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
   (三)课程结构的特征

    在实施就业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时,课程结构一般按模块化设计。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属于必修课程,体现专业特征;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的内在结构和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具有灵活性、多样化的特征。

    (四)课程质量的评价

高职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质量评价就应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标准进行,因此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采用符合能力本位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形成以口头与书面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大作业、毕业实践、实习报告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要尽可能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并将课程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要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邀请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通过对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构成这些能力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要素的详细分析,确定各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不同专业的能力要求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基本上由基本职业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职业能力三大模块组成。在确定能力要求时,要把岗位要求置于对职业的整体理解和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分析之中,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某些专门技能或技术的要求。

    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以职业为轴心,从“怎样做”人手,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来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立由公共技术实践课程、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综合应用实践课程组成的主干课程体系,以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需要;安排直接面向不同职业岗位的选择性岗位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即时就业竞争力;设置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成融职业的一般需要、企业的具体需要和个性的自主选择于一体的柔性课程体系,形成二年制高职课程的特色。

    (二)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要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教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因实践环境施教,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把实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知识和经验,并通过解决实践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同时,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建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实践课程的结构、内容、方法、手段,冲破传统手段带来的实践教学的局限。

    (三)抓好三项基本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1.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的改造。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要与周边地区的行业、企业形成密切的产学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2.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为适应二年制高职实践教学的需要,要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结合实训基地具体的仪器设备情况,编写一批具有鲜明高职特色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材,做到每个实践环节有实践教材,并且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

    3.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一是要加快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使其迅速成长为“双师型”实践教师;二是可聘请企事业单位有丰富技术实践经验、技能过硬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职实践教师,也可聘请企事业单位在职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经营管理骨干作为短期、假日或讲座实践教师。

    (四)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构建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

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对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要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要实行实训基地的开放式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发挥仪器设备的最大效能;要制定以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标准和各项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强化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管,建立闭环型实践教学过程监控机制;要使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相结合,在学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积极探索可操作的产学合作的教学运行方式,大力提倡“订单”式人才培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高  林,鲍  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2.

[2]叶  宏.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刚.教育信息报,2003—03—08(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试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