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5.职业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把传统的《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内容融人每一
个能力标准中进行考核,将空洞的条款式教学内容直接转化成学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场所的具体职业素质要求。学习时间由原来的20学时变成了穿插在校3年的专业课学习中.使学生的能力完成和职业道德意识养成相互交融。当学生跨入工作场所时,就已经明白自己在职场工作中的责任,切实对学生就业指导、上岗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6.课程按照能力标准中的关键要求命名
新课程的名称按照能力标准中关键要素确定,并且在课程名称上使用了动词。使培训者一看到名称很容易明白学习本门课程应达到的能力是什么,能否满足本人的学习需求,如将原有的《实用汽车英语》名称按照能力标准改成《职场英语交流》。
7.根据学生个体需求设置专业选修课
在满足行业用人能力标准的前提下,在学习证书Ⅱ、证书Ⅲ课程的同时,设置了8门专业选修课,既满足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满足了优秀学生和企业短期培训的需求,如“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专业选修课,尽管证书Ⅱ、Ⅲ的能力标准中都涉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的能力,但如果学习者选修这门课程,就可在原来的单项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并融会贯通。
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教学设计,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职业培训的教学设计是确保以能力为标准的课程创新体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地进行计划、开发、评价、管理教学过程,确保学生的表现在弹性学习时间内达到能力要求。学院汽车技术专业实施的教学设计周期如图4所示。其特点有: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特征,教学活动应围绕学员展开。学生应明白教师不是所有知识的源泉,不应把精力集中在教师身上。
其次,在课堂教学上突破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特征、学习资源等因素,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的不同接受能力,选取恰当的学习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角色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
再次,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材料,实施灵活的学习计划、教学手段,选择现代教学设备,提供灵活的教学鉴定方法,以便学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学习场所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弹性学习。因此,编写易于阅读和自学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最后,教学用书易于阅读和自学。学生用书中将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的融合,充分体现知识够用的原则;将学生用书有序的学习逻辑按照能力在职场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接近实际工作要求;将学生学习鉴定内容和鉴定的时间在学生用书中注明,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用书在包含学生学习用书内容的基础上,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用书中涉及的问题答案,这有利于教师在讲授同一门课程的能力标准时收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五、建立能力标准的学习成果鉴定方式,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平等与参与
传统学生学习成果评定通常采用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其评定标准是60分合格。这种鉴定方式存在着三方面的缺点:一是有相当部分学生还有40分的知识或技能未掌握,这样的学生很难走人工作岗位;二是书面问卷一般擅长鉴定学生的,知识部分,对职场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鉴定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了解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三是职场中学生实际的职业道德无法在这样的考评中真实反映。因此,在开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中,应以能力为标准,建立有效、可靠、灵活、公正的鉴定原则,建立每一门课程对应的能力鉴定标准,建立观察、口头提问、书面考试、调查报告、技能展示、陈述素材等多形式相结合的鉴定方式。
师生在鉴定前可以选取适合学习内容的各种鉴定方式进行学习考核评定,只有在学生完成能力标准中每一个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后,教师才能鉴定学生具有的能力是否合格。更为重要的是,只要通过能力标准鉴定,学生学习的成果就通过“学分制”累计个人学分加以体现。学生可根据证书课程完成情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灵活而多次的“进”、“出”培训过程,解决了我国职业技术再培训、
失业转岗培训及贫困生学习经费等问题,从根本上实现终身职业教育的思想及职业教育的平等与参与。
六、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监控课程开发质量
为提高课程开发质量,必须时时监控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把学生、教师、企业、家长、教育部门作为评估对象,从学习者和工作场所反应、学习效果、学生上岗的适应性、生产技术发展对新课程的认可4个方面,对课程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确认新的或修改的内容,与行业认可的能力标准保持一致。对修改部分由行业协调委员会和行业相关部门的代表签署意见,同意后备案,使评估具有公证性。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监督和评估体系见图5。
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关键。中澳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必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对国内产品质量的提升及产业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职业大会的建议[EB/OL].—emit@moe.edu.en,1999-4-26.
[2]杨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C].中澳职教论坛,2003—11-27.
[3]余恢毅.借鉴澳州职教经验,创建西部职教高地 [C]中澳职教论坛,2003-11-27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