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新的课程的大纲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来确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间的联系。作为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指导思想。
作为一个全方位、全时段、动态的课程模式体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的开放性。由于该模式不限定实践教学的总课时数,不指定每次教学的具体内容,也不具体规定每次上课的时间,教师按照两种能力获得的途径对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编制学习指南,施以教育指导,形成了各专业课的综合,突破了校内模拟实训和企业实习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体现了将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结合并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新思路。
2.环境的真实性。由于学生投身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环境完全是现实中的,因此他所做的具体工作如写文稿、会议记录、出简报、筹备会议、组织活动等,其真实性是以往的模拟实训难以同比的,从而学生得到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也是模拟实训所不能相比的。
3.内容的可重复性。以往的实训内容都是事先按计划逐个排定的,而此模式的特点是实习内容按自然发生,并可重复出现。学生这次没做好,有机会下次再做,而且部门的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提出工作要求,做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使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反复中渐进和提高。
4.学生的自导性。学生的实践课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与有关部门联系落实实践的安排,学习过程中自己分析实践进展的情况,根据自己学习掌握的情况拟出实践内容的重点,可自己选择有关教师做针对性的辅导。此模式的教学评价不以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学业评价由学生自己写出以实习收获和体会为主要内容的自我评价和接受实践部门写出的描述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三)模式对学生学习和职业人生的意义
开放性自导式实践课程模式在训练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有自我导向的职业学习能力,旨在创造一种融学习、思考、实践为一体的环境,建立一种持续学习的理念和机制,使其形成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的适应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1.学会学习。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默斯有句名言,他指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去做、去问、再去做。”本模式的开放性的特点,就是把学生推向具体的实践环境中进行基于复杂问题的学习,在这种未设定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合、思考、探索,那么将有助于巩固和拓展他们的知识获得以及方法能力的获得,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2.学会合作。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工作过程。本模式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学习结果及其呈现承担责任,学会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结果与他人的问题解决进行比较,学会争取他人的帮助和帮助他人,能更懂得人际合作的重要性,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
3.学会自我导向型学习。自我导向型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主要学习形态。这种学习是无论有无他人的帮助和指导,学习者自己都能发现自身的学习需求、设定学习目标、寻找学习上的人和物的资源与信息,选择并实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恰当地评价学习成果,这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本模式的学生自导性的特点,将促进学习者形成自我导向学习的动机与能力,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教育的必然方向与趋势。
参考文献
[1]徐斌艳.迈向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行动研究——建构学习型学校[J].全球教育展望,2003(10).
[2]孙玫璐.建构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3(10).
[3]李 进.高职校企合作运作的思路就实践[川.中国高教研究,2004(1).
[4]王智祥等.论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5]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俞克新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