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1)(2)

2017-10-03 04:48
导读: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学历
  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由于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多来自本科院校,因此,他们的能力从实践上讲是比较弱的,这些教师没有或很少接触生产实际,也就很难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难以开展“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广泛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提高 “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加坡政府规定,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需有五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一点足以说明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上讲,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势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与德国等国外职教先进国家相比较,我国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不甚理想。主要反映在企业参加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接受学生实习,政府对职业院校办学经费也远不能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要实现工学结合,一方面惟有加大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另一方面靠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寻求支持。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条件建设中应关注两点:一是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等,有条件的院校应设置以生产产品为主的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要舍得投入,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这些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三、专业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师资标准、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都不同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在专业建设中,高职院校应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建设环境问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表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把其放在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高度,相信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各省也都在陆续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但目前看,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还是明显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这也制约着中西部职业院校的发展,制约着专业建设和改革。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去改善外部环境,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投入,保证专业建设必要的资金。
    2、理念问题。要加快专业建设,首先是要解决理念问题,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会有好的思路。专业建设和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会有阻力和困难,这需要高职院校从领导到教师的观念转变,并加强学习和实践,特别是广大教师,专业的各项建设,如课程、教材、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同样,领导的理念不先进,认识不到位,在财力和人力安排上就会大打折扣,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3、校企合作问题。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突出特点,因此,在专业建设中,加强校企合作是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而工学结合则反映了高等职业教学人才培养的规律,加强校企合作,对专业的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对人才的培养都带有根本性的作用。
    4、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深化高职教育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加强专业建设也是势在必行。但各学校、各专业如何深化改革,应依据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外部环境组织实施,在工学结合这一原则下,不断创新各自专业的实践形式和特色,丰富工学结合的内涵,使专业建设更适合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
3、《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学习与知识》冯施钰珩  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谈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