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1)(2)

2017-10-04 02:07
导读:三、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方法举隅 什么是课程整合?美国1990年《帕金森法》给出的定义是:设计一种课程,使得相关的概念、理论、内容、过程
 三、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方法举隅
    什么是课程整合?美国1990年《帕金森法》给出的定义是:设计一种课程,使得相关的概念、理论、内容、过程集中在一起,并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习。[2]笔者认为,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但却有关联的课程,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融为一个逻辑整体的思想和方法。面对高职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二元分裂,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现状,如果我们能将理论课和实践课通过一个有效的方式成功地整合起来,找到一种将“学”与“做”,“知”和“行”统一到一起的一元化模式,或者说课程框架,这些问题就将得到有效化解。理论课和实践课整合的模式很多,如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流行的工作本位学习模式、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项目本位模式等。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也强调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其中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都是很好的课程整合模式,限于篇幅,这里只择要略举一、
    1.任务驱动整合模式。任务驱动模式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模式。这些知识不是按照其本身的逻辑,而是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组织的,个体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任务驱动模式的实施,首先要选好具有课程整合功能和驱动效应的任务来组织教学。要选择那些关键的、典型的、符合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实施教学。这就要求任务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三项原则。(1)实践性原则。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整合一定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说整合任务、契机的出现必须源自实践领域或实践过程。这样的问题才具有驱动性,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学生当下特定的学习内容相关,是源自专业学习情境的可能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二是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才会关注、思考,并会按照和配合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3)思考性原则。促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的问题设计还必须具有思考性。思考是指问题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问题,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目的。总之,必须以职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和重构课程内容。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教学做合一”是一种优化的两类课型整合模式。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一思一习一行”相统一的过程,强调“习行”的重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说学做”合一。美国的全国教育组织联合会曾推出一项十年计划,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从实践中学习,即“边干边学”,并认为“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教育革命”,对今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而可以说教学做合一课程整合是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极高的世界认同度的模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深刻认知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首创了“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主的课程整合模式。他们提出的课程能力目标是“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突出“先会”这一实践能力培养,然后才是“后懂”理论知识跟进,完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课程整合的根本要求。其次,他们彻底重构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空间设计,把课堂设在车间,或者说课堂按车间的要求布设。这样“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再从具体的施教过程看,也完全是有机融合的。教师和学生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有时先讲后做,有时先做后讲,边学边做,亦工亦学,学完了以后当即通过“做”来实践、印证,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再回到课堂上来讲,予以解决。应当说这种“教学做”紧密结合,课堂学习与场地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是实践教学和高职教育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张  健.关于“必须、够用”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09).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中国大学排名
[3]教育部高教司.提升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及对我国职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