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1)

2017-10-04 02:0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
   摘  要: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隐蔽性与渗透性等特点,对于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需要将显性创业教育课程与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结合起来,把校园的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将开展学生户外拓展训练活动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它不在课程规划以及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一)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
    作用方式的潜在性是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创业教育课程的最根本特点。显性创业教育课程是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对于社会角色具有直接的、外显的影响力;而隐性创业教育课程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通过间接的、内隐的和潜在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
    (二)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与开放性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显性课程的实施在途径上虽然种类较多,但实质上是一个较封闭的系统,可以概括为三种途径:一是由教师实施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务)课程;二是由各任课教师在各门课程教学中进行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教育;三是由学校院系组织的往届校友或社会人士成功创业报告会。与显性创业教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的作用途径更加广泛和开放,不仅广泛地潜伏在受教育者的各项有目的的创业教育活动之中,而且广泛地隐含在一切的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之中,甚至广泛地隐藏在受教育者的整个学校生活之中。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三)作用过程的无意识性与渗透性
    高职院校显性创业教育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还是具体的操作中,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教育者在实施显性创业教育课程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非常明确地把课程的目的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接受隐性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的是情感、兴趣之类的非认知心理的参与,这种作用往往是无意识发生的。无意识“是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式”。隐性创业教育课程正是通过渗透到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并通过学生无意识的摄取机制而实现教育作用的。
    (四)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
    一方面,明确目的性与作用方式的直接性使得显性创业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教育者还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与调节而使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预期性。由于隐性课程是通过潜在的、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熏陶的,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因此,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的作用效果具有非预期性,与其效果的非预期性相伴而来的是其作用效果的二重性,即隐性课程对学生施以的影响,既可能是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养成的积极影响,又可能是阻碍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消极影响。
    (五)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
    显性创业教育课程往往是强调教给学生有关创业的能力而忽略学生的内化机制。因此,创业教育内容 (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等)只有通过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创业理念,指导学生创业实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学生在接受隐性创业教育课程时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体悟;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内化为学生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理念与素质中,因此,其作用效果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一)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形态来分析,高职院校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1.潜伏在“创业教育”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
    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的载体。在“创业教育”和各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隐藏于各种正规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创业教育因素是潜在的,主要包括教学指导思想、创业要素与政策、成功创业案例的真实性、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这些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2.隐藏在活动性创业教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
    活动性创业教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的载体。活动性创业教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竞赛活动等,在活动性创业教育课程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的,与专门的认知性创业教育课程中的隐性创业教育因素相似,专门的活动性创业教育课程中也隐藏着各种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因素,如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等。
    3.暗含在校园环境中的文化形态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
    校园环境是文化形态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的载体。校园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的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创业一条街)、校办企业等硬环境和学校制度、师生崇尚创业精神及媒体宣传创业等软环境所营造的校园文化特色。从学校后勤服务及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与管理,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到校网站、校歌的创设,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无不暗含着大量的创业教育因素和内容。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