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可资借鉴的几点外国教育改革经验(1)

2017-10-07 05:5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可资借鉴的几点外国教育改革经验(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进入九十年代后,面对全球性的经济竞争,高科技挑战以及

进入九十年代后,面对全球性的经济竞争,高科技挑战以及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国际间又一次掀起教育改革和革新的浪潮。探讨世界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以及所采取的各种对策措施的成败得失,对于正在走上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现状危机意识强烈,不断激发
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采取切实的教育发展措施
面对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或者出于社会精神、青少年道德水准和学习水准下降,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无论德、英、法等发达国家,抑或韩、泰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存在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这些国家要求重视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呼吁不仅出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更多的是来自工商企业界和社会各部门,激起举国上下的重视,容易凝成教育改革的合力。整个社会都在讲重视人才资源,强调职业培训等等,而不是教育部门在唱独角戏。发达国家着重对传统的制度和观念进行审视,提出挑战。例如,德国正就双元制职业教育内容陈旧、培训周期长、缺乏灵活性、学校管理体制僵化的问题,经社会广泛讨论后进行深入改革。一贯较为保守的英国教育制度看到与西方其他国家的教育差距,近年来不仅在高教立法、拨款体制、办学机制等方面有重大变化,基础教育改革力度也相当大。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大多通过有目的的有计划由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依靠政府行为强力推行。例如,韩国今年5月颁布的教育改革方案确定了教育改革的五项基本方针和教育改革的十项任务,采取切实保障措施三年内要将教育预算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由1995年的3.89%提高到1998年的5%。
二、通过良好运转的税收制度来保障教育经费的合理供给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各国普遍面临经济困难和不断增加的对公共经费的压力,通常采取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教育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方式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其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西方一些国家多年形成的严格的税收申报制度,并将其一定比例用于教育事业。社区内的学校是用纳税人的钱兴办的,学校校董事会非常重视社区选民对办学的反映,纳税人也非常关心学校的办学质量,这样就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纽带。韩国增加教育投入的作法是开征新的课税对象或提高现有税收率,把它投到教育部门。法、英等国都对企业参与和捐赠教育实施优惠税收政策。法国要求各企业交纳“成人职业培训税”和“学徒税”,对办学和接纳学徒的企业减免培训税和学徒税。英国法律规定财团对教育的捐赠,不仅不需纳税,而且对其资本源免去资本增值税,政府对于设立教育基金的企业实行优惠税收政策,仅征收15%的投资收入附加税,而通常则需交纳40%的所得税。
三、国家不实行统一学历文凭制度和统一的教师聘任和工
资标准
绝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对学历文凭都有一套管理评估制度,但不搞“国家承认的”统一学历文凭制度,毕业生和教师的聘任及工资待遇也由市场决定,国家不实行统一的工资标准。国家不包分配,毕业生学历文凭与招工聘任不直接挂钩,社会用人部门通过实践检验给从业人员不同的工资待遇,而不是采用统一的学历与工资挂钩的工资标准。通过市场竞争和人员流动,一流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的待遇和声誉也有明显差异。这样做有利于克服盲目追求文凭、学历主义泛滥,也有益于促进形成激励机制,择优汰劣,促使教师努力进取,克服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弊端。通过市场调节,有益于各级高校安于本层次教学,抑止盲目攀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四、重视初中后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与相
互沟通
义务教育阶段后,国家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同时注意两者的相互沟通是许多国家教育办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瑞士、德国、芬兰等国都有一个长期以来形成的严谨、完整、高标准的职业培训系统。社会对职业学校不存在偏见,象瑞士人均收入居世界首位,但却有70%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获得稳定的、较高收入的工作。随着经济发展和受教育年限的不断增长,一个显著趋势是普教和职教两轨进一步沟通,赋予两种资格证书对等地位,尤其为职业学校提供更多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芬兰不论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通过全国统考进入大学,也可以根据本人志愿报考高等职业学院继续学习。法国长期以来实行“普通会考”、“技术会考”和“职业会考”,以往三大类会考后学生各走各的道路,后两类合格者不可能进入综合性大学,近年来通过改革,各通道都已开通,技术和职业会考合格者可进入综合大学的某些专业,普通会考合格者可以直接进入短学制的技术和职业大学。过去不太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英国在法律中规定了职业资格与普通学校资格之间的等价关系,并从1992年起利用数年时间在全国推行“普通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将高中文化知识课与职业课合并为一,政府规定持有该种证书者既有资格上大学,也可无需接受职业培训而直接就业。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及其改革的特点(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