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探索(1)(2)
2017-10-07 06:36
导读:3.3课堂小结 3.3.1小组总结 由各小组学生组织讨论、分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验与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没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师解答或供大家
3.3课堂小结
3.3.1小组总结
由各小组学生组织讨论、分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验与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没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师解答或供大家探讨。
3.3.2教师评议
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答疑解惑。
3.4完成任务过程中配套的各类表格(学生基础较好时,可自行设计)
(1)实训目的
(2)实训设备
(3)操作任务表
表1 操作任务表
项 目 姓 名 备 注
工、量具清单
刀具卡
工序和操作卡
程序卡
模拟仿真
准备工作
零件加工
操作记录表
检测表
(4)工、量具清单
表2 工、量具清单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备 注
(5)刀具卡
表3 刀具卡
实训课题 零件名称 零件图形
序号 刀具号 刀具名称及规格 刀尖半径 数量 加工表面 备 注
(6)工序和操作卡
表4 工序和操作卡
材料 零件图号 系统 工序号
操作序号 工步内容
(走刀路线) G功能 T刀具 切削用量
转速S
r/min 进给速度F
mm/min 切削深度
mm
主程序
(7)程序卡
表5 程序卡
数控车床
程序卡 编程原点 编写日期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材料
车床型号 夹具名称 实训车间
程序号 编程系统
序号 程 序 简要说明
(8)操作记录表
表6 操作记录表
步 骤 分 析 备 注
(9)检测表
表7 检测表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检测项目 考核内容 配分 评分标准 自检结果 检测结果 得分
1
2
总评分
3.5布置课后任务
4 总结与思考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首先是每位学生都独立承担一项或多项具体的子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工作责任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若编制的程序出现了问题,模拟仿真时就会发现,学生就会要设法解决;对刀出现了问题,不能加工零件或加工出的零件不合格,学生就会寻找原因,研究对策;与工厂相仿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规范作业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自我检验评价培养了学生熟练使用常用量具的能力和质量意识;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自我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也认识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随机处理能力、加工工艺能力均能得到一定的锻炼。这些都使任务驱动教学法成为职业学校多数教师钟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领域。但在实践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校要投入相当的资金,配套的设备与软件,以创设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环境;(2)对任课教师要求较高,既要有较强的机械加工工艺能力、编程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数控设备操作能力;(3)为使任务具有系统性、延续性,要抓好项目化的教材建设;(4)由于学生分组后分工明确,为防止学生单项发展造成综合能力的削弱,执行各任务时的分工应注意有所交叉;(5)有些大型的任务要提前调整教学课时安排。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参考文献: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机电技术应用会刊[J].北京:2005 .
[2]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关雄飞.数控加工技术综合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