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建设及培养模式初探(1)
2017-10-07 06:2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物流专业建设及培养模式初探(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 结合广州及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按面向物流行业的培
摘 要 结合广州及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按面向物流行业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在核心专业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及实训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方向细分 核心职业技能 物流专业
近些年的资料清楚地表明,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最活跃、最具热点的一个行业。物流专业也在许多、市、地区的不同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国家教育部和各高等院校所在省、市、地区都对物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非常重视。本文就面向广东及珠三角物流的发展,培养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物流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改革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1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对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城市发展战略指导下,广州的物流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现已基本形成了北部空港、中部信息港、南部海港的物流发展格局。而且广州拥有工业39个大类中的34类,是华南地区工业体系最完善的城市,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为提升工业产业竞争力,广州重点发展七大重点产业:汽车等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等,随着广州南沙地区以汽车、钢铁、造船、石化等龙头项目及其相配套补充的工业、物流业项目的落户开工,为广州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充实的产业集群货源,高歌猛进的广州物流业急需更多的高技能物流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而且还要在物流企业能独挡一面,直接可以进入企业胜任关键环节岗位的工作。高职教育具有极强的地域发展特点,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要服务于当地地域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特点十分适合物流业的产业要求,故在广东省也有几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物流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多元功能,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需求。高职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满足社会的这种多元动态需求。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主要包括三方面:通用能力、职业素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通用能力是除专业以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也称关键能力);职业素质能力是从事专业职业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客观条件;专业核心技能就是本专业的关键技能,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必须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训练后才能获得,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实质就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它为高职学生毕业后打开了“零距离”就业的大门。
作业一名物流专业的学生,主要服务领域为进出口货物的物流,要全部掌握这些能力就学生个体而言,显然有些困难,而不分专业方向,同一年级几百个学生都拥有相同而无特色的职业技能,显然也难以适应广东及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因此,改革物流专业培养方向及改革相应的课程设置,改变现有培养模式显得尤其突出和必要。
3 物流专业分方向发展的专业设置模式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设置就是一种“大而全”甚至是大本的压缩版,几百个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训练的内容与模式完全一样,毕业时,几百个这样的学生携带着基本无差别的技能走向社会,走向职业岗位,造成就业岗位竞争异常剧烈,而用人企业单位又普遍反映毕业的学生不好用,许多学生不具备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特色职业技能,例如,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外贸一直迅猛发展,几占中国半壁江山,但是适合的国际物流人才却十分紧缺。
笔者认为,为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应该就物流专业方向进行细分,在基础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机制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学期设置细分模块化课程和实训,使学生既有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又有胜任某工作岗位的明显特长和核心技能。在一年级、二上为统一的“基础平台课程”,这种课程可以大班上课,在二下、三上学期上午可设置为专业平台课,下午或晚上可设置模块课程及实训,这种课程可采用小班上课。针对广州及珠三角的产业经济的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可优先向最为紧缺的港口物流、国际物流、汽车物流、珠宝物流等方向细分,并且能适时地根据物流企业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 物流专业细分化课程设置模式
物流专业细分化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按物流大专业招生后,通过通用的专业平台课程学习,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然后再根据细分的专业方向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
4.1 物流专业平台课程建设
根据“普高生“和“三校生”两类生源的不同,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学时等方面使部分专业课程有所区别,但专业平台课程基本应保持一致,主要应包括《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组织与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设施与设备管理》、《客户服务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8门课程,抓好这8门课程的建设,将会为学生打好专业基础,进一步深入专业学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顺应全国高职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抓紧建设物流专业精品课程网显得尤其必要,这既能使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师生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和成果,明确该课程的目的和需求及相关联的知识,同时通过教法、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物流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和促进全国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建设,从而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高技能物流专业人才。
4.2 物流专业细分课程设置
以国际物流方向为例,其细分模块课程紧紧围绕进出口货物通关业务的具体要求来设置,主要课程应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报检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等。
以港口物流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课程设置,则按港口物流的流程业务,加设细分课程:《集装箱运输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集装箱码头操作与管理》、《港口物流设备与设施》,《国际航运实务》等。
汽车物流方向,其细分课程根据汽车物流的实际运作,可加设《汽车市场营销》、《客户关系》、《汽车构造》、《汽车配件管理》、《汽车维修及配件销售管理》、《汽车商务礼仪》、《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珠宝物流方向主要考虑珠三角的珠宝加工经济产业的要求,加设《珠宝原理》、《珠宝市场营销》、《珠宝鉴定学》、《珠宝货物跟踪管理》、《珠宝商务礼仪》、《珠宝保险实务》等。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