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自主学习的导学策略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没有教师的直接连续指导下由学生自身规划并进行有目的的系统学习。在远程教育领域,师生相对分离的特点使得学生不得不处于“自主”的学习状态。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将出现“孤军奋战”的状态,效率不高,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的适度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指导强调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与传统“满堂灌”有着本质区别,变“教学”为“导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
笔者认为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的导学策略主要包括目标引导策略、面授辅导策略和网络学习导学策略,而在这些策略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交互则显得非常重要,始终贯穿于导学的全过程。
(一)目标引导策略
在远程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下,教师需要制定课 程的教学目标和面授辅导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 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
1.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学 习目标,对于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过程,指引其正确的学习方向,并且学生可以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进度。在海量信息构成的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目标可以像航标一样,使学生的学习始终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制定学习目标,还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后达到的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防止遗漏知识点,自我检测学习的结果。
2制定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根据具体的学习领域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用行为目标的形式把宽泛的目标分解得更加具体,通常也被用来作为课程标准。这种以行为方式陈述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界定一门课程或一系列教程的目标,因此常被称为“课程目标”。教师设计课程学习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要和具体的教学活动相关联。目标中要明确课程地位和课程性质,使学生了解课程在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中占有的地位,为他们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制定精确的导学目标
教师设计具体辅导目标的策略应把握两点:其一,学习目标具体化。学习目标应是教师经过筛选的、让学生接受的特定信息,能清晰地知道教师的引导方向,免受其他信息的干扰。其二,学习目标简单化。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层次,对每一层次的学习内容,都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在一个学习时间内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
(二)面授辅导策略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但必要的面授辅导还是需要的。霍姆伯格认为:“整个面授教学的重要部分应正确地视为有指导的教学会谈。”通过面授教学,可以督促学生学习的进度,帮助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联络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归属感。面授辅导的不便之处在于它要求学生必须要到场,对于工作兼学习的成人而言,这无疑是困难的。因此,在远程开放教学中面授辅导应尽量少组织,但是要精心组织,而且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来还是不来的余地,不来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其他方式进行学习。
1.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工学矛盾的压力使得学生参加面授辅导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教师应该对面授辅导、网上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三者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辅导课上充分利用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重点讲授、案例教学等,宗旨就是为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是教师的教学需要。
2.注重学习方法引导,做到授之以渔
现代远程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远程学习方法应当涵盖不同专业领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意识。对于具体学科的学习方法则应当贯穿在课程学习过程之中,与内容的学习同时进行。针对成人学生的教育要考虑到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让他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重点了解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以致用”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学习的动力。
3.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在组织面授辅导的时候,除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之外,也可以根据学生入学水平测试的成绩、工作居住地点、从事职业等的异同组织建立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学习信息和资料,共享学习方法和心得,增强学习信心,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
(三)网络学习中的引导策略
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资源设计、网络交互等激发、唤醒学生网络学习的潜在能力,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引导学员积极参与网上学习与交互,使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真正发挥作用。
1.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术及手段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依托网络环境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除了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以外,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远程学习技术以及网络学习的手段,如通过多种媒体(文字教材、光盘、课件)、网络、e-Mail、BBS网上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安排网上学习时间和内容,学会通过电话、电子邮件、BBS讨论等多种途径去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知道师生时空上的分离并不等于学习的孤立无援,网络的发展为远程教育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十分便捷的交流平台。
2.教会学生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网络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但是过多的网络资源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在建设和提供教学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优化设计和恰当组织,可以在重、难点辅导材料、教学视频等常规教学资源之外,设置一些问题库、素材库或者学生的学习成果库。教师通过不断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更多关注,由此引导大家进一步去阅读相关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让学生逐渐学会选择并有效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3.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通过网络发表的见解或者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回答。对于远程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及时并充满热情的反馈信息有利于维持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网络学习讨论中,教师的组织是否到位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具体组织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设置的讨论题要么是大家感兴趣的,要么是能产生不同见解的,也可以出自于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第二,在学习活动的初期,适当的强制措施也是必要的,例如要求每个学生要发一定数量的帖子,对发言的质量也应当做具体的要求,如每次回帖的字数要求,内容与主题相关性要求等,通过这种强制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的习惯。第三,讨论开始时,学生在思考也在观望,看别人对该问题有何看法,同时比较自己的看法会不会引起别人的嘲笑。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讨论提供合适的支架,使讨论在一定的程度和水平上进行。例如可以提供参与讨论的相关知识线索,如指定阅读书籍、网络资源等,使大家对将要讨论的话题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
四、注重师生之间的交互
对远程教育来说,学习者与教学机构、学习指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中的愉悦感和感悟力是学习活动中的中心。感悟力与归属感使学习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
基于信息技术的远程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交互的增加,这种交互可以通过面对面、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师在导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进行社会性交互的环境,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心理和技能辅导,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其逐渐具备良好的交互技能。在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要求学员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帮助他们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通常有观点认为远程教育的学员多为成人,他们的人生观已经成型,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影响则较少。但是上海电大的网络调查“请描述你心目中电大最好的教师”,很多学员依然将“关心学生”“耐心细致”“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等作为好教师的代表,这充分反映了远程教育中教师的个人魅力和素质依然是最令学生欣赏的,通过在网络中或者现实生活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的言谈举止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随着学习的深入,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想要进一步求学,需要老师给以特殊的学习方法引导;有的则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有疑问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主动与学生联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耐心解答,让学生少走弯路,引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学生通过参与课堂及网络讨论,可以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通过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可以对问题有更新的认识;通过与教师或专家的对话,可以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些都是个人独自学习所不具备的。
综上所述,针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导学应注重从目标引导、面授辅导和网络指导等方面着手,帮助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适时的面授辅导,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通过网络进行指导。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编写、网络导学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互环境,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良的服务。这不仅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要求,是远程教育人性化的重要表现。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