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5 . 更新
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我们坚持以精减与高中阶段重复以及繁琐的内容,突出与临床紧密 联系的内容,兼顾与医学进展相关的内容为指导原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如将《卫生学》 改革为《预防医学》,《诊断学》改革为《临床诊断学》。
( 二)深入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 科医生"。1994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我校从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分流30名学生,率先举办全 科医学教改试点班,继续探索医专教育改革。全科医疗是一种社区定向的医疗服务。全科医 生 属于初级保健医生,他对个人、家庭和社区的所有健康问题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一 体化、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全程医疗保健服务。我们在全科医学教改中采取如下措施:
1 . 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增设《全科医学概论》、《精神医学》、《康复医学》等,把以诊疗疾病为主要内容的 旧学科改为面向社区强调预防保健的课程,如《社区内科学》、《社区外科学》、《社区妇 幼保健》等。
2 . 改革教学方法 入学后每隔一周安排一次社区卫生实践活动,将基础学科的机能实验课改为以临床问题 为引导的小组讨论;选择和设计病案,开展临床病例讨论式教学。
3 . 建立社区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参观社区卫生机构,进行社区人群健康检查和疾病筛 选,建立家庭成员健康档案等活动。
4 .选建全科医学实习基地,安排一个月全科医学实习和三个月选修。
( 三)实施以医院为基地的临床教育改革
根据国内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改革现状和我校10年教改的经验与教训,如何在基础课和临 床 前期课 (如内基、外总) 改革的基础上,深化专科生的临床教育改革是我 们面临的新课题。 在"两加强一优化"成果的基础上,我校于1996年秋实施了以医院为基地的临床医学教 育改革新方案 (简称'96教改新方案) 。该方案的特点如下:
1 . 在校三年学习分为两个一年半,分别在学校和医院进行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 在医学基础课教学期间,增加100学时的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跨学科的综合讨论和 机能学科的联组实验
这种教学在基础各学科的教学中期和后期进行,旨在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促使他 们将基础知识运用到临床,以及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
3 . 在医院学习阶段,实行临床各种轮转
上午参加查房、病案讨论、见习手术、心电图、化验、放射检查等临床活动,模拟住院 医师,并组织开展一些临床常见问题的小讲课。下午进行临床各学科的系统理论教学,教学 方法主要采用以病案为基础的临床学科教学。
4 . 在毕业临床实习阶段,安排两个月时间由学生选修各临床学科实习
该项改革首届试点班临床教学基地为附属医院,学生今年已毕业。第二届试点班将临床 教学基地定为修水县医院,使教学活动与农村基层社区卫生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 四)改革招生制度和分配办法,逐步推行和完善"定向招生、定向 培养、定向分配"制度
1986年我校为适应边远山区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采取招收老区班的形式,适当降低 分数线,毕业后回到所在乡卫生院工作。1987年开始,对九江市所属县 (区) 考生全部采取定向招生,毕业后除少数分配到部队、厂矿基层医院外,绝大多数回到所 在县乡工作。据调查,九江市所属10个县临床医学专业1987-1992年六届招 生共641人,毕业生仍在当地县乡医院工作的407人,占63.49%,其中乡级317人,占在县乡 工作人数的77.8%。不少已担任县乡医院领导职务,如首届教改班毕业生张景明,毕业后安 心在农村工作,不到三年就担任乡中心卫生院院长。经过10年的努力九江地区1998年每个乡 中心卫生院平均拥有医师9.4人 (1985年为3.2人) ,乡卫生院平均拥有 医师4.2人 (1985年仅0.6人) ,基本上能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 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农村急需专业人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由于医学专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地区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宽窄 并存。我校1958年创办时只有临床医学专业,1986年以来,我校主动适应卫生人力需求先后 开设了骨创伤、儿科、血防、检验、麻醉、影像、护理、药学等专业。近年来又根据医疗卫 生单位需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后期进行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专业分流培训,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三、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前途广阔
处在世纪之交,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仍然具有广泛发展的前景。这是因为尽管由于社会的 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将逐步过渡到要求医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是专科层次人才仍有广泛 的社会需求。
(一)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承担为农村基层培养普及型通科医生和为 各级医院培养辅助卫生人才的双重使命
就前者来说,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不平衡, 尤其老少边穷地区对专科毕业生还是迫切需要的。全国农村现有2 067个县医院 ,51 277个区 乡卫生院,10.2万个厂矿企业医疗机构,100余万所大中小学医务室以及部队团营卫生所都 需要专科层次的医生。尤其是卫生部明确提出逐步停办中专医士类专业,因此,以培养医生 为目标的医学专科教育临床医学类专业仍有较大量的社会需求。假如以本科医学教育取而代 之,一是短时期内从培养能力和规模上无法满足需求,二是本科生在农村基层工作还存在着 不适应、留不住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急需护理、药剂、检验、放射 等高级辅助卫生人才
这些岗位主要被中专生和无医科学历人员所占据。随着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在 临床实践工作中大量应用,中专生的知识和技能已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急需培养和补充高 级辅助卫生人员。我国的医学专科教育应顺应趋势,主动承担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培 养高级辅助卫生人才,并且在专业设置和人才类型上办出特色。这正是高等医学专科教育生 命力之所在。 高等护理专科教育10余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已有50余所高校举办护理专科教育。但从全 国来看,现有护理队伍116.26万人(1996),90%以上为中专学历,医护比仅为1∶0.60。在 今后一个时期,培养大专护理人才应成为医学专科教育的重要任务。
( 三)目前我国卫生技术人员相当大量的是中专学历甚至无医学专 业学历,因此成人高等医学专科教育的任务比较繁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据卫生部1992年抽样调查,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无医科学历者占33.76%,师级人员不 具 备专科以上学历者,高达73.06%。1996年全国仅西医士就有37.54万人,他们迫切需要提 高到大专学历。另据江西省卫生厅1996年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省现有卫技人员191 878人 ,其中本科学历占9.7%,专科学历14.18%,中专学历41.90%,无学历34.22%。
毋庸置疑,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是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骨干力量,可以承担培养普及型通 科医生和高级辅助卫生人才的双重任务。根据国家对高职、高专、成人高教实施"三教统筹 "的指示精神,现有一部分重点卫校和成人高校可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创办卫生职业技 术学院,主要承担培养高级辅助卫生人才的任务。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要紧 紧抓住培养技术应用型医学人才这个共同的主题,深化改革,争创特色,为保障广大人民的 身心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做出更大贡献。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