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的意义(2)
2017-10-12 03:49
导读:其次,“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完整病例
其次,“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完整病例,让学生运用中医妇科的基本理论对病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将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学生的临床试用期提前到教学阶段来开展,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式,实现了从理论教学到床边实践的“桥梁”作用,改变知行脱节的现状,使课堂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医疗实践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教师应当承担起导学、导思、导练的责任,做到该放手时则放手,该讲解时不放弃,这不仅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分析判断,尽快掌握抽象的知识原理,并能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讲究授课艺术,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性。教师要以倾听及沟通的语言吸引学生,以探索的语言引导学生,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增强教师继续再教育意识,拓展知识面。因为教师在准备病例问题讨论时,必须要准确地熟悉并掌握病例中有可能涉及的所有基础及临床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潜心文本,做教材的知音,而且还必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扩展知识面,做到对多学科(如四大经典、基础、诊断等)的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对于教师来说,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也可加强学生的医德修养。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误诊、误治病例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在临床工作中如稍有不慎则可导致一些医疗事故,进一步认识到医生责任的重大。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掌握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此外,病例教学虽然可以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但不能应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我们立足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优化教学过程,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中医妇科教学可以借用图像、动画、声音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形式,改静态为动态,利用较少时间,传递较多知识的信息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及创造思维能力。
总之,病例本身是对教材的补充,而病例教学更具有鲜明的真实性、直观性,学生可以参与教学过程,由原来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自主分析判断,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同时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教材,精心编选案例,增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恰当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学习,因材施教,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成为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