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探微(1)(2)
2017-10-15 01:26
导读:最后,塑造完美人格、实现和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其身份定位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其教学效
最后,塑造完美人格、实现和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其身份定位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其教学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高师声乐教师既要教学生唱歌,又要教学生做人。在声乐小课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往往较亲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大,所以,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尤显重要。
音乐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魅力、协调师生关系,还是有力的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只有教师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才能感染、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只有教师具有创造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的个人情感体现在教学中就会满怀激情地用感情去启发、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领悟音乐的真谛;教师的个人意志表现在工作中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中。那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往往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去促进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不仅要在声乐教学课堂上,通过声乐教学去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声乐学习的音乐审美中潜移默化地认知真善美,使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课后,作为教师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品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做到处处是模范,事事皆表率,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要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高师的声乐教学改革也已进行多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课标的实施正是顺应形势的需要,高师应做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高师声乐教学课程改革是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是适应新课标要求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举措。为此,作为声乐教师要积极参与,与时俱进,在改革的旗帜下共创高师声乐教育的好未来,更好地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主体间性”应用与高校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08z01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铨剑.浅谈音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声乐教学.艺术教育,2006(2).
[3]陈泓茹.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1).
[4]王晋华.声乐教学要重视歌唱心理研究.中国音乐,2006(2).
[5]郝刚,安宝慧.声乐教学改革.中国音乐教育,2003(6).
[6]马亚囡.拓宽高师声乐教学之路.中国音乐教育,2005(1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线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