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歌唱技能的训练(1)网

2017-10-15 01:2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歌唱技能的训练(1)网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摘要:歌唱教学的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技能
 内容摘要:歌唱教学的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技能,提高演唱技术和表达作品内容的能力。在歌唱技能的传授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概念,形成准确的听觉印象,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和对歌唱器官运动的正确操控的能力。学生则需要与教师积极互动,发挥反馈机制的正面作用,在反复练习中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歌唱概念。
  关 键 词:歌唱心理 歌唱训练 歌唱技能
  
  歌唱教学的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技能,提高演唱技术和表达作品内容的能力。因此,研究和掌握歌唱技能形成的心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是人们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心智活动的能力。歌唱训练是一种竞技训练,正如舞蹈训练和体操训练一样,需要人体中参与歌唱的各器官的协调配合。歌唱是以人体自身为“乐器”,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调节和控制歌唱发声的生理机制的一种活动。因此,领会有关的歌唱理论知识是歌唱技能形成的前提,反复地练习与实践是歌唱技能形成的条件。在此过程中,心理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意识对于发声器官的操作和控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时,歌唱技能才最后形成。
  
  一、歌唱技能的传授方式
  
  歌唱训练中,掌握歌唱发声要领首先是从建立听觉印象和动作表象开始的。学生通过了解发声过程,以及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和听教师的演唱示范,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歌唱器官的动作表象和听觉印象,然后进行模仿性的发声练习。当然,在发声器官的内在运动状态尚未准确和协调、内在动作的概念还不够明晰时,学生还不能发出和谐、优美的声音。
  这时教师的示范很重要。教师示范后应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练习,时间过长就会失去表象的明晰性。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馈,校正来自听觉、视觉、自身感受与所要求的声音效果不相吻合之处,分辨正确动作表象产生的良好的声音效果,以及由错觉导致的不良声音效果。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为了使听觉印象增加动觉成分,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歌唱器官的内在动作要领,动作在时间、空间、力量方面的特点,动作给内在感觉带来的刺激强度的大小,以及这些动作要领可能产生的声音听觉效果等。正确的歌唱训练的实践证明,随着教师反复讲解分析和学生反复练习,学生的歌唱器官动作表象能在准确性、持久性和歌唱机能的反应力等方面发生逐渐的变化,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好听,演唱作品的能力得到逐步加强。随着训练的深化,学生对歌唱器官的内在动作的感悟性逐渐增加,操控动作的准确性也逐渐增加,声音稳定性不断加强。
  但是歌唱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了解歌唱的内在动作表象和声音的听觉印象上,而是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歌唱概念。因为概念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局部动作的具体特点或外部表现形式,而是完成动作所必需遵循的规律。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歌唱器官的各种运动状态与所产生的声音听觉印象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深化对歌唱规律的理性思维。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并阶段性地保存声音录音或演唱录像,定期对保存的声音录音或演唱录像进行比较,以便清晰地了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
  为了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声音概念,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歌唱训练是启发式的感觉教学,应该在歌唱器官内在运动状态所产生的听觉印象的联觉反应的基础上进行。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鉴别什么是由正确的内在动作产生的正确的声音特征,什么是由错误的内在动作产生的错误的声音特征。
  2.教师示范时,应有意识地突出动作要点,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示范动作的主要特点上,不要一开始就过多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具体细节,否则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掩盖当前示范动作的要点。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了解整体歌唱状态的过程中,对歌唱器官运动的关键细节也能清晰把握。
  4.教师要选择恰当、明确的词语来表达示范动作的特点和声音的听觉印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专门术语,这样能帮助他们有意识地准确控制动作,使练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5.引导学生用语言评价别人或自己的声音是否符合歌唱概念的要求,建立积极的反馈效应,深化正确的歌唱概念。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刘蓉惠
上一篇:略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舞蹈)教育的特色(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