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作者:洪战英,范国荣,柴逸峰,朱臻宇,陆峰,吴会灵
【摘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合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从2001年起开设了《现代药物色谱分析》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两门药学前沿课程,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进行了创新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设置;创新能力;药学;教学实践
Abstract:It is the essence of curren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o foster innovative abilitie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while the basis for cultivating their innovative ability lies in th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subject structure and course setting. Since 2001, "Moder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for Drugs"and "Selected Topics o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n Biological Samples", these two frontier courses have been offered and well received in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the setup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stgraduate courses.
Key words: postgraduate course setting; ability of innovation; pharmacy; teaching practice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的学历教育,而且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的特点,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1]。应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创新能力在人才的各项能力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知识面的广度和研究能力的高低,因此,合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大学排名
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科学、现代分析技术及药学科学的发展,药物分析学科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发展,其中药物色谱分析技术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已逐渐发展成为药物分析学科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两个分支。为此,结合当前药物分析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以提高我校药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质量为出发点,我们从2001年起陆续开设了两门与药物分析学科密切相关的研究生课程:《现代药物色谱分析》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并已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级硕士研究生付诸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 课程设置体现创新的理念
药物分析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而且发展很快的科学,在进行相关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药物分析大学科的特点,对《现代药物色谱分析》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这两门课程进行精心设置,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最新进展,也有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理念贯穿其中。
《现代药物色谱分析》是建立在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色谱分析方法原理以及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和介绍色谱分析相关领域最新进展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共50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色谱学概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及其应用,制备色谱的理论与实践,现代色谱-光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技术,以及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色谱分析原理、应用和最新进展。实验课16学时,设置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以及高速逆流色谱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了解现代药物色谱分析的总体概况,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高速逆流色谱、中药指纹图谱、现代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最新进展,熟悉色谱分析方法在分析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中的各种应用。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