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发展初探(1)(2)
2017-10-15 01:33
导读: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发展应面对的问题 (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规范化 笔者认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模式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具体表
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发展应面对的问题
(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规范化
笔者认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模式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音乐专业教育规范化
音乐专业教育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的设置上,要与音乐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体现当代音乐艺术专业发展的大趋势,力求符合普通高校办学层次的要求,不断提升音乐专业的办学地位,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增加教学设施和资金投入,规范课程设置和学生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更新教学理念,积极争取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2.音乐专业教学规范化
第一,科学施教。孔子主张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做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尊重学生个性、遵从教学规律;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音乐专业的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方式、途径、手段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科学地选择教学,让不同条件的学生都能发挥其个人所长。
第二,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多举办音乐会、社团活动、专业比赛、社会演出、现场观摩等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敢于表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让他们将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社会化
普通高校应找到一个适当的突破口,多培养从事大众音乐事业的人才,让他们成为活跃在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的社会文化传播者,起到带动全民艺术素质和音乐修养提高的作用。为此,要采取重新构架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等措施,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科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对学生组织群众活动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挥潜能的空间,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把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教育理念引入课堂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各学校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技术和手段,制作适合专业特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视听教材、计算机辅助软件,并多运用现代化音响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整合,构建适应当今网络信息化社会的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新的理念,紧跟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新的问题也将会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更多的教育者、研究者给予关注,促使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发展不断健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董梅 郑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