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形象教学法在“微机原理”课中的应用(1)(2)

2017-10-16 01:22
导读:本理论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思想是尽可能地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重系统轻局部、重工作过程的原则逐步使抽象的系统概念明朗化,使学生容

 本理论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思想是尽可能地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重系统轻局部、重工作过程的原则逐步使抽象的系统概念明朗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经过实践,一般在讲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微型机的工作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形象化教学法的应用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了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外,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形象化教学法。 
 形象化教学法即用日常熟悉的、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现象解释陌生的、复杂的、抽象的、不易了解事物和不易理解的概念。或应用视频形象化地将复杂的工作过程和抽象的概念展示出来。形象化教学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抽象概念和事物的理解。 
 在“微机原理”课程中,存储器编址和寻址方式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我们将存储器比作一幢办公大楼,每个房间好比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通常办公楼房间的门牌号是按楼层号+序号进行编排的,每个楼层有不同的单位或职能部门。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地址的编排也类似,段地址好似楼层号,不同的段有不同的用途;偏移地址好似门牌号中的序号,由于我们到了相应楼层后,只找序号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房间,因此偏移地址也称为有效地址。例如,办公楼201房间有4位老师,其中2是楼层号,01是本楼层房间序号,房间的内容为4位老师;相应的,若存储器地址为21000H,2000H为段地址,存储在CPU内部的数据段寄存器DS中,1000H为该段的一个存储单元,存储在通用寄存器中,存储单元内部存储的是数据或是一个存储单元的有效地址数据。于是段寄存器中的数据和通用寄存器中的数据通过CPU内部地址累加器输出地址信息21000H,这样CPU执行部件就可以在内存找到相应的数据。通过这样形象化的比拟,学生很容易理解段地址、偏移地址(有效地址)、物理地址的概念。有了对存储器地址和存储单元内容的理解,就很容易的理解各种寻址方式,这样也可以对看不见的存储器内部结构有清析的概念,同时借助DEBUG软件可以很好地掌握各种寻址方式下存储器的变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形象化教学法在寻址方式教学中的应用是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例如,堆栈PUSH和出栈POP这一对指令的学习中,以前很多同学掌握了堆栈的物理意义和作用以及压栈\出栈的原则“选进后出或后进先出”,但是遇到如下程序段,就感到疑惑:先进为什么先出了? 
PUSH  AX 
PUSH  BX 
POP   AX 
POP   BX 
 其中AX=1234H,BX=5678H,对于这样的问题,除了强调指令的用法,我们还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示,屏幕左面为动漫存储器的变化,右边为逐条显示指令,这样每显示一条指令,左边图像显示变化,这样形象、直观的讲解指令,同学们很容易了解到堆栈指令将寄存器内容压入堆栈段,出栈则是将内存中的内容送入指令中的寄存器,同时也可很好的理解SP指针加减2的变化规律。 
 四、结论 
 总之,通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形象化教学方法,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和知识点,特别是在存储器编址和寻址方式这一难于理解的部分。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微机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到提高。以下为近几年测评的结果。05-06通信工程平均成绩74分,06-07和07-08年采用形象化教学法、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平均成绩分别为82分和83分,而且不及格人数也从05-06年以前的6、7人下降为3人,普遍成绩明显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合理的内容安排和教学过程的组织,采用形象化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微机原理”课的理论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波.关于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改革与探索.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增刊) 
2.卢桂琳.简化微型机工作过程的模型的教学方法在〈微型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7;(5)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4.戴梅萼.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