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怎样做到先育人后教学(1)

2017-10-16 01:1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怎样做到先育人后教学(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   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诸多因素,普遍存在着
摘要   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诸多因素,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行为规范的偏差,面对这种情况,采用传统的教书育人的方法已起不到好的效果,对这些学生采用先育人后教书的方法,从本质上改变他们的各种坏习惯,挖掘潜在的能力,应该是值得尝试和探讨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育人
    近几年由于高校、高中的扩招,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普遍降低,加上这些学生大多为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的地位特殊,再加之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中不少人性格软弱,依赖性强,自信心差;缺乏合作精神,缺乏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毅力,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处理问题等。又由于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上的偏差,造成了他们不被重视,甚至被遗忘,强烈的自我意识没有发挥的场合,造成心理的扭曲。进入到职业院校后,这些学生仍然沿袭了过去的许多陋习,这显然不符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给职业院校的各类教学的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同时也使我们这些在教学第一线老师陷入了思考。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现在的职业院校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这样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改变原先的教书育人模式,而是先育人再教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担负起先育人后教书的重任。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职业院校的语文课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育人教育的宽广舞台。目前“关怀人文,关注人性”的教学理念在教育领域逐渐深入人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职业院校的学生应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做人的道理,从文化知识和人文关怀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同时具有高素质、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先育人后教书。在职业院校语文课的教学中,育人的环节应包括:人格核心——自我概念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等。对这些在职业院校应做到或要努力做到的育人环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
    一、 在语文课授课时寻找育人教育的切入点,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教师在语文课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寻找本堂课育人教育的切入点。许多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长期地不被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已忘却了自我,常常在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技能时对自己产生疑问?特别是碰到困难时更会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找回自我、发现自我,要大声呼喊——我能行。在上老舍的《我的母亲》时,我问学生: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老舍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她成为了什么样的人?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是怎样成为作者心中、读者心中的伟人。关键点在哪里?就是在那个时代母亲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爱、勤劳、宽容和勇敢。那么你们想要的人格魅力是什么呢?尊严、成就感还是才艺?在课堂中先把育人教育的内容点出讨论,然后再分析课文,这样既起到了育人教育的目的又完成了课文内容的讲解。在这一过程的实施中,寻找到育人教育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实施育人教育的关键点,也是教师能否成功实施教学的关键点。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渗透对学生的育人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渗透对学生的育人教育,必须做到两点: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教材和学生在教学中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构建教师宏基伟业的牢固地基,地基砸得越深越稳,教师向上发展的空间才会越大;同时,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关键还在他的学生。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善于找到其兴趣点,然后融入育人教育的内容。不能一味地说教,为上课而上课,单调地讲授教课书的内容,要把课文内容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树》时,在分析文章时为学生整理出文章的要点,即“树”受人尊敬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二是不断地充实自己;三是历经了生命中所有苦痛、风暴、幸福、和茂盛后,长成坚不可摧、最粗壮有力、最堪成楷模的树干。然后引导学生要做具有树的品性的人,父母养育了你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人,对你的家庭来说无人能替代,但你不能养尊处优,而要不断充实自己,学知识、学本领,要经受住各种考验,经历各种磨难,包括各种诱惑,如无节制地打游戏机的诱惑、无节制的崇拜明星的诱惑等,不断克服不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学习怕苦等陋习,努力展现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对社会有用、对家庭尽责任的人。一堂课下来,把育人内容:做任何事要有责任心,既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等与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然后再进行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的分析,真正达到“领悟内涵和意境”的作用。因此,在职业院校的语文课上先育人后教书,真可谓是一件两全其美的方法。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