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育课程设置说“三化”(1)(2)
2017-10-17 01:04
导读:在现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中,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达成普遍的共识,即发展个性是提高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最有效途径。发展个性的教育
在现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中,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达成普遍的共识,即发展个性是提高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最有效途径。发展个性的教育观念,要求教育坚持“从个性出发”的态度,并以“个性的自由发展”为目的,反对教育课程的划一化、僵化,坚持教育课程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同时,个性发展教育强调基础教育,因为个人不仅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而且具有大量与他人相同的知识、能力、价值,所以只有在社会成员共有的知识、能力、价值的基础上,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可见,音乐基础课程约占必修课程的80%是有其必然性的,以音乐基础课程为重心,凭借教养课程和自由科目提倡“个性化”,是东京“国立音乐大学”钢琴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特点。
几十年来,振兴教育一直是日本振兴民族的重要国策。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因此,日本高校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注重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东京国立音乐大学钢琴教育专业课程“注重职业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钢琴教育专业知识全面。此专业的学生必修为期四年的“钢琴教育学”课程。此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钢琴入门教材比较分析”“乐曲形式研究”“钢琴教育学系列讲座”。“钢琴教育学系列讲座”主要内容有“20世纪钢琴音乐”“钢琴教学中的有关问题”“音乐教育心理学”等。“音乐教育特别研究”主要研究“近代音乐教育的诞生与发展”,也属于必修课之列。
2.教师职业课程完善。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担任教员工作,设立教师职业课程。完成规定的教师职业课程的学习,可获得初中、高中、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选修教师职业课程的学生必须修习“日本国宪法”“教学课程研究”(合奏、指挥法),以及“教育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学、学科教学法、道德教育研究、特别活动研究、学生指导、教育实习”等教育课程。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综上所述,“富于人性化”“提倡个性化”“注重职业化”(简称“三化”)是东京“国立音乐大学”钢琴教育课程内容最主要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正是我国高等院校钢琴教育课程设置的较薄弱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日本的课程改革经验,将有助于完善、发展我国钢琴教育课程设置,有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钢琴教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缪裴言、缪力、林能杰:《日本音乐教育概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3]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张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