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立一支热爱学生、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首先,就业指导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耐心、热情、周到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要提高政策水平和思想工作能力。在就业指导中,教育者不仅要熟知和领会当前就业政策,更要结合实际,生动地向学生宣讲,针对学生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答和疏导;再次,要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科研水平。就业指导机构的人员不仅仅是政策的宣传者和信息的发布者,更应成为研究者,以研究来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和提高自身素质。
3.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1)落实学生顶岗实习。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就业竞争力。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身处职业工作的真实场景,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锻炼机会,使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促进其不断反思,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适应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全面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变,从而缩短其就业适应期,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2)建立信息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联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同时,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体系,发挥校园网就业信息平台的作用,设立就业信息服务专区,开展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在网上发布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开毕业生需求信息、传递毕业生生源数据、提供就业指导的相关服务特别是个别化服务等。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等手段加强就业跟踪服务,建立校友网,通过往届就业学生反馈信息,及时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扩充了就业指导工的社会资源库。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辛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1)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在高职学生中,加强就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生产一线和艰苦行业去”的就业新观念。
因此,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教育学生在择业中应当首要考虑社会需要,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端正就业态度,为社会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教导学生改变“终生制”就业思维,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意识。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 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重要特征,大学生应当把先就业作为提高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开始,而不是就业的终止,在实践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最佳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应改变“一次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念和思维方式,不要幻想和要求第一次择业的岗位十全十美;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营造的宽松和广阔的市场就业环境,主动投身到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做好各种准备,积极参与就业竞争。
(3)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仅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技能、经历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确立务实、可行的职业方向,而且要引导他们根据个人职业理想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在校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发展规划,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循序渐进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程度的加剧,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自我调节以应对多变的环境。因此,在对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必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正确地进行就业定位与自我肯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只要在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实现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就能使每位毕业学生顺利就业,使高职院校经受住社会的检验,真正落实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