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网络;高职院校;养成教育;评价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科学的养成教育评价体系,是完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从理论的视角探讨基于网络的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实践探索评价体系的构建,并从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方面提出发展的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养成教育评价体系,是完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很多欠缺。如缺乏吃苦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人文基础等还有相当差距,从培养人才的战略高度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评价的运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的阐释——基于网络评价的重要意义
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是高校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养成教育的评价普遍都是期末定结果,不管学生平时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方面体现在学业上,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不管能否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查找资料,另一方面体现在综合素质的评价上,对平时综合表现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缺少综合表现的统计。这种评价方式的不良后果表现为多个方面,一是导向偏差,容易导致学生只追求学科成绩,对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漠然置之:二是工作量大,大量的汇总工作在期末“爆发”,无法保证评价的准确与完整;三是实时性不强,不能及时掌握测评情况:无法实现比较,包括群体中的横向比较和学生成长过程的纵向比较,最终无法达到学生成长中的自我激励,发挥其主体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网络具有实时、交互、易检等方面无与伦比的优势,通过网络的强大功能实现养成教育的评价,不但可以随时发布,实现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而且发布信息的容量大,具有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极大方便了评价实施,也强化了评价功能,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评价体系可使大学生在养成教育评价杠杆的导向下,激发其创新潜能,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实践的探索——如何构建基于网络的高职养成教育评价
在构建和实施养成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重点是构建评价的模式、操作体系和基于网络的评价系统等,以实现养成教育评价的科学、高效。
1.建立科学的养成教育评价模式一一量化达标制。量化达标制,是满足科学开展养成教育评价的模式。即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综合素质量化评估中达到一定的水平时给予鼓励,并对没有达标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督促。学生养成教育评价是将学生的素质状况量化考核,能使师生合理的对待量化分数,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在日常评估以及奖学金考核中,过分强调量化分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反而强化了学生功利心理——这是目前大中专院校素质评价的弊端所在因此,达标制只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既明确了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应该达到的素质水平,又减弱了量化考核的弊端。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养成教育评价系统通过网站的形式存在,采用平面测评和立体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系统“平面”测评是指每学期一次的测评方法和测评结果,它可以了解学生在一年或几年中的总体表现“立体”测评,要求随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文体活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养成教育评价立足于学生手册、奖学金评比有关规定等,根据高职院校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建立养成教育指标并使之量化。在评估操作过程中,坚持严肃认真、客观公正,把握透明度和准确度双原则,明确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和管理方法。
按照养成教育评价的设计理念,基于网络的养成教育评价系统主要包括登录模块、主模块、评价模块、结果显示模块等登录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为评价工作或查询评价结果提供权限。本系统中,老师、测评委员会成员、学生本人都可登录。不同的登录方式有不同的权限,相互之间是独立的。老师与测评委员会成员具有评价权限,但前者属于一级权限,审核通过后进行发布,后者属于二级权限,只能录入,不能发布显示:学生本人只能查询结果。主模块功能是选择评价对象以及相关信息,同时查看最近评价对象的信息及结果评价模块主要实现评价指标的量化功能,并计算得出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结果显示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显示所有的评价结果。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