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新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lf前的就业形势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所以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应该要形成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体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就业 指导工作
一、引言
随着近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越迈越大,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攀高。各高职院校毕业生近年来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做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出口畅才能入口旺”,学校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保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它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如今学校每年都有几百万毕业生走向社会,只有毕业生绝大部分实现了就业,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所以,各高职院校都应把指导学生就业当作一件头等大事来抓。
二、准确把握就业指导工作的定位
(一)明确本校自身特色
作为一名指导学生就业的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本校的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自身的个性,以避免层次错位,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学生“滞销”情况的出现。首先要从我们的就业工作观念入手,正确把握住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可继续发展的专门人才,而高职院校则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这就明确了高职学生的教育是“理论以够用为准”,侧重的是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高职本质,充分掘其内涵,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人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自身特点来开展。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注重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突出就业理想、就业道德、就业知识的教育和求职就业、开拓创业能力的训练。
2、援助性原则。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3、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计划、选择、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
4、实践性原则。加强与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和学生家庭的联系,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5、系统性原则。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各科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各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的渗透,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育人功能。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沈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