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多渠道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途径
首先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渗透。在构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越发多姿多彩。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与学校的党团组织相结合,与各院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相结合,在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利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活动纪念日,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党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锻炼思考、表达能力;参与志愿者组织或公益活动,如参与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款、义务献血、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老人照顾儿童、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其次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相渗透。“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短视”行为,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政治素质。针对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实习工厂,与实习指导教师及工厂的实习指导师傅们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切实去体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之本,是立足之基,自觉地去体会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围绕职业素质提升,构建“全员全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考评体系
有学者指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无法反映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考核尤为如此。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任。短短三年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提高了?科学的“三观”是否“人心人脑”?这一切很难用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内容、彤式、标准等都应有别于其他的课程。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 中国大学排名
(一)重知重行,创新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高职的生源构成、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着其特殊性,为此应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来创新考核内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考核要在根本上有助于学生知行素质的提高,其结果可从三个方面来评判: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是否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是否增强;在处理社会人生问题上的思想境界有无升华。这三个结果,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很难达到。因此应创新考核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记忆性、模仿性向探索性、创新性学习转变,增加主观性命题的比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形式和方法上讲,可采取开卷、小论文、调查报告、口试等途径,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行统一”、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二)内外结合,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的考核体系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和提升不是哪几个部分或哪些人的事情,它贯穿和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所谓全员参与,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评成绩不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出的成绩,还应包括辅导员或班主任给出的日常行为考核的成绩、专业教师给出的课内行为评价、宿舍管理员给出的课外行为表现、实习实训工厂师傅给出的职业行为评价等,惟此才能全方位、较全面地对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给出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所谓全程,是指对一个学生的考评不应仅仅存在于其课程开设期间,而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期间。课程开设期间,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出勤、课堂参与、课外调查的参与等纳入考核体系,且应占到一定的比重(我校采取的是考试科目平时占40%,考查科目平时占60%)。此外还应建立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表现的档案,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全程如实记载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的优劣,综合各方面的表现,在学生毕业时给出其操行的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