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网络使学校德育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的局限,开创了学校德育的新模式,打破了交往的封闭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让中学生可以便捷地接触到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但是,网络也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容易使处于人格养成阶段的中小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平衡从而形成封闭的个性心理和扭曲病态的人格,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网络使学校德育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的局限,开创了学校德育的新模式,打破了交往的封闭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让中学生可以便捷地接触到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但是,网络也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容易使处于人格养成阶段的中小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平衡从而形成封闭的个性心理和扭曲病态的人格,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加强教育信息化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是时代给学校德育和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的严峻课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一)中学生人格及其发展的基本特征
1.高中学生的基本人格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是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是活动倾向性方面的调整,如动机、兴趣、理想、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出现本质的不同。
高中学生在人格发展中表现出三个特点:①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②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③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当然,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落,又处于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还可能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比如:变幻躁动,爱走极端;狂飙激进,行为偏激;闭锁文饰,神秘难测等等。
2.新时期高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发展
网络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选择、获取信息、联络通信、交友聊天、自我表观。我们可以把网络双重人格定义为“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在网络中,学生可以利用电子文本的方式创造出一个与现实“我”存在某些差距的网络“我”,这个虚拟的个体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所提供的资料都是现实中无法证实的;也可能既具有某些真实个体的特点,也具有某些个体理想化编造出来的因素。个体可能在现实中积极、友好、顺应社会和有规可循的人格,但在网络中却可能是消极、攻击、反社会和杂乱无章的人格,同时它们又是相互独立,保持彼此的稳定性。
共4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晴天雨露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