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网络时代中学生人格发展研究与思考(1)(3)

2017-10-17 02:57
导读:(三)新时期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分析以及趋利避害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1.网络对学生人格发展的正面作用 网络使学校德育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的局限,开
  (三)新时期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分析以及趋利避害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1.网络对学生人格发展的正面作用

网络使学校德育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的局限,开创了学校德育的新模式,打破了交往的封闭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上网可以激活现代中学生的思想,让中学生可以便捷地接触到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他们可以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增加了信息量,潜移默化地学习到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网络还使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快捷的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这种“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此外,互联网的全球性增强了网民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

  2.网络对学生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

①网络上瘾,危害身心健康。调查表明,几乎有80%的被调查者有网络成瘾的倾向。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学生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有些学生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并经常出现焦虑、忧郁、烦躁不安、人际关系冷淡等现象,严重危害身心健康。②信息污染,挑战防御能力。由于网络信息是全开放的,先进的思想和落后思想,积极观点和消极观点并存,使学生无所适从,良莠难辨,使缺乏经验,人生现、世界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受蒙蔽,迷失政治方向。③弱化道德,挑战社会观念。网络时代到来之后,学生在思维上易形成突出的特点:理解信息的多维化。他们很难再简单的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好的思想和目标去领会和理解信息;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有时甚至受到网络的误导,使得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④充斥诱惑,挑战身心健康。网络使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其中包含不少关于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有毒有害的内容。⑤脱离现实,漠视正常交往。互联网满足了中学生喜欢交往的要求,使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得到自我实现的感觉。但是中学生的理想化追求会使其只热衷于和网上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情感,而忽略了近在咫尺的现实中的亲情和友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教师在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方式

网络背景下的教育模式改变了过去由教师的“教”(熏陶)为主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中,教师的部分职能被网络替代,教师的教育职能发生了转变:一方面,教师将由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依据范本(教材、时政资料、典型事例)组织课堂教学中的主讲人转变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指导者——指导如何获取信息、如何甑别信息、如何进行道德评价、如何进行道德观价值观的内化,这样一来教师在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中的角色就要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由信息的提供者(或称信息源)转变成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导航者。这个转变的意义是:①网络资源提供的信息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乃至个性化方面都明显优于教师,教师可利用网络上的资料作为教学的课题,引导学生相互探讨和交流。②网络资源内容新奇有趣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胜于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支配下的刻板的教学内容。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道德和德育的传声筒,不再是学生仰视的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而是一个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合作伙伴”。学生不容易产生情感抵触,相反,在一种亲近的伙伴关怀中能自觉接受道德熏陶。另一方面,教师将由由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依据范本(教材、时政资料、典型事例)组织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授者转变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协调者。①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实践中必定会积极参与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十分丰富的形式又很多样的网络化学习环境,组织一种共同学习的团体,并有效地协调学习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②为了能使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以更有效地学习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教师必定要联络家长,使其有效地协助和配合自己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进行学习以完成自身的人格锻造。

共4页: 3

论文出处(作者):晴天雨露小屋
上一篇:试论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