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角度谈节约型校园建设(

2017-10-19 01: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角度谈节约型校园建设(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

  [摘 要]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不仅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应尽的责任,更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校园规划设计、单体建筑设计方面探索节约型校园建设问题。

  [关键词] 节约型校园建设;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Abstract:Education resourc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society resources. The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planning and designing ,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constructing economical colleges in view of social requirement,college responsibilities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al college ; planning; architecture design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资源利用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还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校园土地使用、校园规划、新校舍建设等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重点工程。笔者试从校园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探索节约型校园建设问题。
  
  一、科学的校园规划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措施
  
  大学校园建设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目标的落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要求校园建设与之相适应。当前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面临着扩大、调整、合并、改建、搬迁、新建等各项任务,全国各地也兴建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大学校园。校园规划是高校校园建设重要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建设未动,规划设计要先行”。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视角,校园规划是具有基础性、法规性、全面性、持久性作用的关键措施[2]。校园建设的科学规划是最大的节约,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最重要措施。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以强化节约、集约、合理使用校园土地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确定校园建设规模,不能一味规模求大,攀比成风,应注重土地的使用效益。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校园建筑宜向“低密、高容、立体化”发展。在不提高密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向空中和地下发展,是一个较好的对策。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和教学秩序,才能做到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规划[3]。按学科功能相近的特点考虑各建筑组团的布局,整体化的建筑群体有利于集中建筑用地 ,留出更多的大面积绿化用地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便于设施资源的共享使用及管理,具有更大的弹性,适合大学校园可持续发展。例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规划严格遵循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原则,将全校的教学、居住、餐饮、娱乐等活动分项集中、分区而治,教学区位于校园南侧,生活取位于校园北侧,各组团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拥有资源的共享性。校园规划中集中建筑用地的布置,使得新校区拥有大量的绿地,成为园林化校园的典范。
  
  2.以人为本,重视生态环境
  校园规划中,应尊重自然,强调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充分结合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做足生态文章。在水文、土质、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与原有生态相融,构筑校园生态系统[4]。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形象环境和行为环境有机结合,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应避免兴建大面积的人工湖,避免过多挖池堆山、制造人工景观。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植被、水系、地形地貌。同时生态化的校园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主题,要考虑校园发展的动态变化,创造一个使用灵活,扩展方便的弹性生长型校园结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 资源共享,注重城市空间互动
  节约型社会建设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大学校园内的资源应适应大学社会开放化的要求,充分开发开放,力求将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在规划设计中应引入城市设计的概念,在满足交通组织、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公共教学设施、信息资源、文化、体育、绿化景观等设施可以为整个城市所借用。例如杭州在2004年举行的第七届艺术节由于音乐厅等观演性建筑紧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提供了必要的演出场所,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活动设施的利用率。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金晓莹
上一篇: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