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型专业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1)(2)
2017-10-19 01:23
导读:校企组合模式针对专业技术更新快的专业教师和高技能教学人才。由于这类教师培养成本高或学校就根本没有能力培养,学校往往就在相关企业聘请技术人
校企组合模式针对专业技术更新快的专业教师和高技能教学人才。由于这类教师培养成本高或学校就根本没有能力培养,学校往往就在相关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兼职从事实践教学。
(2)不同培养模式受影响因素的差异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师培养效果。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方法和培养方式,以提高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效果。
企业引进模式主要受待遇和企业需求影响。由于一线技术能手往往在企业中比较受重视,如果企业效益好,自我价值认同度高或者是企业紧缺人才,往往难以引进这些人才。尽管如此,该模式能够低成本、快速、有效地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低下的问题,应该成为培养实践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校企组合模式往往受地域、行业、时间、待遇和教师与企业人员合作等诸多因素影响,难以普遍实施,同时也不利于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只能作为培养实践型教师的一种补充模式。
(3)不同培养模式建设内容的差异
在企业实践模式中,企业是教师培养的管理者,专业教师进入企业,需要安排到一线顶岗工作,获得或提高操作技能,了解一线人员需要的职业能力、必备素质以及技术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在企业引进模式和校企组合模式中,学校是教师培养的管理者,学校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培养企业引进或聘请人才的基本教学技能,使之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三、对高职专业教师培养的启示
(1)把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作为当前师资培养的首要任务
专业教师参加一线生产与管理活动,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自己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当前,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学校认识不到位、教师紧张、资金缺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锻炼,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当前高职专业教师培养的首要任务。
大学排名 (2)因地制宜、因校而异选择,不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由于高职院校的类型、培养人才的类型、教师队伍现状等存在差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都有不同的要求;此外,由于学校的经济水平、地域差异和周围环境等也有所差异,难以用一个通用模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因校而异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3)在实践型教师基础上,加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建设
实践型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教育
心理学、职业课程与教学理论等领域的知识,建立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的特殊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中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才能实现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
(4)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在培养教师队伍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的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更为方便地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有利于学校直接参与企业实践的管理[4]。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学校的主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为培养实践型教师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不同实践型专业教师培养模式在培养内容、受影响因素、主要适应对象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实践型专业教师培养工作,将有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6586.htm.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 孙俊台.现代职业教育呼唤“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1.
[3] 刘 婷.“新双师模式”构建“黄金搭档”[J/OL].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2006/1206/2646.asp.
[4] 王秀清,马俊哲.强化产学研结合 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1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吴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