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1)(2)
2017-10-19 01:23
导读:三、创新与实践——构建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析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内外部环境、解读新型影视艺术人才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
三、创新与实践——构建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析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内外部环境、解读新型影视艺术人才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口径窄,知识迁移、学术视野和发展潜力不足,教育资源短缺、专业教育特色缺失、人才培养泛专业化等问题,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规避盲点、审时度势、因校制宜,依托于湖南大学实力雄厚的综合学科背景和湖南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集合优势资源,以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抢滩人才市场。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想指导下,学院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致力于人才培养和院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走特色化与综合性和谐发展的路子,以产、学合作的形式,创新办学模式,培养特色人才;三是采用“教师传授,自我拓展,实践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现代化教学;四是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素质教育,注重他们的创造才能;五是与市场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指向,人才培养依托于市场,市场成为教学的延伸。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成优势资源,创建人才培养品牌平台
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由湖南大学和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合作办学。一个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全国重点大学,一个是拥有最前沿最时尚而又最敢于创新的先锋媒体的影视湘军。两个品牌强强联手,使学院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分的资源,形成了影视产业和高等教育直接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该平台有四大优势:首先人才培养直接和市场对话,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培养方式和内容;其次,人才培养和产业前沿的生产、理念零距离接触,使人才更具时代适应性;第三是合作办学、资源共享解决了综合性大学专业资源不足,如一线高级师资匮乏的局面和实践基地缺失的问题;第四是双方采取“存量保值、增量分成”的股份制方式,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拓展了它的产业链,湖南大学获取了人才培养所欠缺的资源。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较为科学完善的师资体系,是该平台的一大特色。湖大本身拥有不少资深教授,学院还利用合作办学的平台优势先后延揽80多位一线高级专业人才任教。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全国十佳电视剧导演,湖南本土知名人士等等。他们把影视业界最前沿的问题、最新的专业技能和传媒动态带人了本科生的课堂。这些资深的外聘教授和学院的主干专业教师构成了互补性强、老中青结合的教师梯队。加之另外配备的专业班导师和
辅导员,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队伍体系。
对接市场的实践基地是该人才培养平台的又一特色。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八大媒体直接成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边学边干,直接参加媒体节目制作,零距离接触媒介最前沿,拓展了眼界,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应用水平,理论和实践得到最佳融合。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两个特色课堂
一个是专业课堂。影视艺术教育的专业课应当体现教学生动鲜活、教学方式精彩多样、课堂设计凸显实践等特色。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利用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基本和媒体对接,专业课在演播厅、录音室、编辑机房、音频工作站、表演教室展开,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课堂环境,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灵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具体的做法有:改变“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课堂集讲授、实践训练、答疑、讨论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交流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同学的互动;精心设置课堂教学项目,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定项目实践,如编辑、主持一期节目,完成一个短剧表演等,实现知识的“实践转化”。同时,专业课比较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较多地采用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授课方式。一般主干专业课程都是小班授课,在5到15人之间,使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进行差异教学、个性教学,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发挥特长、发展个性,专业学习效果显著。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另一个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课堂。首先是在主干专业课程的指导下,分层次设计和开展社会实践,开拓了学生专业视野。如一年级的学生去媒体见习参观;二年级的学生到湘西凤凰古城等考察采风,进行社会实践,丰富阅历,增强文化底蕴,增强其专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三年级开始,学生陆续进入各类媒体,接触市场、进行各种专业锻炼。同学们在电视台担任主持的节目非常受欢迎,表演班的同学直接参加
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不少学生在全国级的专业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在读期间就已经挑大梁成为媒体的专业骨干。其次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实践平台。
3.坚持两个并重,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院在课程建构、教学方式、学习模式等方面坚持两个并重。一是坚持知识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强调人才素质结构的全面性。在课程设置上,学院注重文理学科的交叉和基础学科的全面性,扩展了专业大类平台,使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增强了科学与人文素质课程学分,同时加大选修课数量,尤其加入跨系跨学科的课程,扩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的培养思想,注重知识的实践转化。如集中实践环节有40个学分,占了培养总学分的22%,专业课程比例相当,突出了强化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导向。
四、启示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要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问题,除注重教育本身的变革外,一定要延伸人才培养的视角,密切关注与之相关的影视产业和社会文化语境,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影视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大学排名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条件、实践基地上有其特殊性,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是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途径。必须以产研带教学,让教学更加贴近市场,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学校与人才使用单位的双赢。
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一种视角,一种方式。作为人才培养单位,高校关键是要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要。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刘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