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师教育经费投入的策略思考(1)(2)
2017-10-19 04:05
导读: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江苏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更需要学校、教师等的积极参与。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江苏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更需要学校、教师等的积极参与。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确定合理的教师教育成本分担和投入制度,加强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监管,从政策、法律、经济等层面为教师教育提供保障。
(一)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
江苏省的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增长,为各项教师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历来是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现阶段,由政府承担全部的教师教育费用还不太现实,因此,应该拓宽筹资渠道。教师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可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为辅的多渠道机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州、学区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每位教师选修一门课程所需费用的一半,每几年给教师一次用于业务整体提高的休假年。
(二)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教育部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已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这一举措虽然可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就读师范,但仅凭这六所学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对教师的庞大需求。况且,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中
小学教育的比例并不大。相比之下,由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生活习惯、选择机会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省属的、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扎根农村中小学的人数较部属师范院校的更多。这对于补充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更具实际意义。因此,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应摆在优先地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江苏作为一个教育大省、经济强省,有足够的财力确保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2006年全省GDP为21 548亿元,2007年达到25 560亿元,增长率为14.8%。2007年,全省高等师范院校约有学生82 006人,地方师范院校的学费一般为4 600元,住宿费约为1 000元/年,生活费约为400元/月,全省共计需要约30亿元,仅占全省GDP的0.12%。
江苏省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免费师范教育法制化建设先行。不仅要有相应的师范教育规程,而且还应该加强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制化建设。根据江苏省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法律制度层面确立师范教育的地位,给予师范教育充足的经费保障。
(2)建立免费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要做好政策执行所需资金的预算与安排工作。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政策执行成功的关键。江苏省政府应对全省资金投入做好部署,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切实落实地方应投入的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
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
(3)逐步扩大免费的内容范围。江苏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先从本、专科层次开始,然后再延伸到研究生层次。江苏省目前尚存在的中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实行免费,将有助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这类学校、到基层任教。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目前仅1%左右。可见,培养高学历教师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将免费教育延伸至研究生层次是必然的。江苏省应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层次的免费教师教育。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健全免费师范生约束机制。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学生毕业后不履行义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约束机制。应该在入学前让学生签订到基层和农村从教的
就业协议,明确今后的权利和义务;任教服务年限的确定应该兼顾师范生个人的前途和服务任教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基本宗旨是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履约管理,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
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三)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师范教育的系统学习,教师获得了基本的学历和教育理论,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教师更需要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等。江苏省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加在职教师培训投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教师队伍而言,这些投入亟待增加。目前江苏省的教师培训费用分担,以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个人为辅。虽然教师个人承担较少的比例,这对一部分收入水平有限的教师,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开销。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坚持不懈地增加投入是江苏省政府支持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满足广大教师对学历提升、增强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需求,可以从这些方面改进:采取多样化的形式[3],如脱产与半脱产的中长期、研修班、培训班、网络教育等形式;由省级政府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一体化、系列化的培训内容,使之与教师的终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相结合;逐步降低在职教育中对教师收取的费用直至免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
在民主与法制社会,要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考试法》、《教师职务条例及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虽然规定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教师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但是在经费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可行的规定。[4]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要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应有的经费投入,将在职培训法制化;将进修与加薪、晋职相挂钩;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星云.“教育强省”背景下的江苏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112-115.
[2]靳娟.教师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8(5):79.
[3]朱永坤,曲铁华.中日教师继续教育之比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91.
[4]王玉良.中外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比较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8(3):5.お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李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