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错误”中进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柴丽莉 [摘要]: 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在传统的传授教学中,教师极力避免犯各种错误,但事实上错误往往很难避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显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去尝试、去犯错误,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公,然后及时引导他们去改正错误。这样做可能花的时间要多一些,但却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习的主人、尝试错误、巧设“错误”,因势利导;典型“错误”,集体指正;“正误”比较,促进转化;自我“纠错”,强化巩固、一题多解、因势利导、学生的心理特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在传统的传授教学中,教师极力避免犯各种错误,但事实上错误往往很难避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显著。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做的”饿猫开迷笼”的经典实验中小猫通过不断尝试、犯错,最终学会了开启笼门。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不要害怕学生出现错误,我们很多老师,特别是有经验的老师,事先就知道学生在某个地方会犯错误,于是就一再的强调应该怎么做而不会犯错误,这也确实很管用,很多学生就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但是学生却少了一种尝试,少了一份体验,况且对一些较难的问题,并不是老师告诉他不能犯错他就不犯错了,时间一长,他照样犯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去尝试、去犯错误,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公,然后及时引导他们去改正错误。这样做可能花的时间要多一些,但却终身受益。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在教师要求学生帮助的情况下学生会很主动的去找原因,这远远比我们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的效果好的多。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当然,在课堂复习中也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学生有了处理这种改错题的经验,处理同类问题会显得得心应手。高中信息技术的省会考题目中有VB程序改错题,在我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VB程序的理解和掌握,编写VB程序时,一些关键的语句特意写错,要求学生指出有几处错误,并作相应的修改。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基本都能自己解决了。如:
2、典型“错误”,集体指正
任何课程的学习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兴趣,进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在VB的教学当中,我常用实例教学法,一个实例就是一个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基本知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然后学生带着疑问去理解消化概念,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就会激励他们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到发挥。对于学生在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比如语法,书写规则等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找出错误的原因,与学生一起纠错。比如学生学习if语句根据流程图写代码的时候,“编写一个程序,找出a、b、c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一个放在变量max中”,我先引导学生完成流程图的填空,再请学生根据流程图套用if语句的格式进行口述,这可以为学生编写代码找下基础。最后把“求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个数”的半成品程序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把程序中的代码补充完整,并自己调试运行掌握执行流程。在学生动手编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巡视辅导,用格式1形式补充代码时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关键词if、then、else与条件表达式、语句之间空格漏掉。然后,对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学生程序代码,教师采用“逐语句调试”让学生们共同指正纠错!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一次很好的巩固。
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