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中职学校生物教学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2)

2017-11-02 02:31
导读:三、具体的、法规 学校对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通常是通过学校的法律常识课和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讲座等来完成的。由于法律、法规条文多,内容广

  三、具体的、法规

  学校对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通常是通过学校的法律常识课和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讲座等来完成的。由于法律、法规条文多,内容广,学生年龄小等,仅靠法律常识课和一些专题讲座很难达到普及法律、法规常识之目的,教学中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渗透在生物教材内容之中,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法制教育,不仅能达到普通普法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升华。

  1.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教材内容整合,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法律、法规产生的背景,学习法律、法规内容,明确遵纪、守法的意义和必要性。中等学校《生物学》教材可与法律、法规整合的内容很多,如《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水资源法》等可与“生物与环境”一章内容整合,学生在学习生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由于违背自然规律,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垦破坏草原植被、乱建工厂、滥开矿山等行为造成生态失衡,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各种现状。使其产生共鸣——制定这些法律是必要的、及时的、自己作为公民不仅要成为遵纪守法者,而且要成为环境保护者、建设者。

  2.借“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和“植树节”、“爱鸟周”等积极组织学生宣传《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让学生成为促进全普法的参与者。

  3.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了解、分析由于不守法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和积极参加“营造绿地、蓝天、碧水,建设秀美家乡”的社会活动,使他们成为普法的受益者和改变家乡面貌的建设者。

  四、务实的科学观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中等学校《生物学》教材中实验、实践内容十分丰富,结合实验、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可谓得天独厚。

  1.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典型实验科学史实及科学家轶事等,让学生领悟科学的崇高和对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热爱科学的意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如结合“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学习,介绍奥地利学者孟德尔开展植物杂交实验、发现遗传的两大规律,成为遗传学奠基人的事迹;结合“植物分类”教学,介绍我国古代学者李时珍的贡献和对事业的推动作用;结合“禾本科”的教学介绍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实验及其对人类的贡献等。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质疑、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首先,通过制定详细、具体的实验目标、操作规范等,要求学生重视实验过程、按规范操作,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如实记录、认真分析,出现错误及时纠正。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在高倍镜下观察并绘图。但由于受实验、装片制作技巧等的限制,观察所得现象往往与教材所绘插图有差别,学生为求“准确”常常照搬教材。教学中要及时组织学生分析观察现象与教材插图有别的原因,他们用笔真实地绘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小麦杂交实验”中“千粒重”数据的获得、“豌豆杂交实验”中籽粒形态数的都要求学生一粒一粒的数;“动、植物物候观察”要求他们一年四季定时、定点观察,风雨无阻等,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其次,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步骤,自由组合实验伙伴,积极探索、创新。如“果树嫁接”实验,教材内容只有“劈接法”、“芽接法”,教完教材内容后让学生自己实践。有一名学生家在,家里有果园。寒假期间,父亲因果树品种不好、果品产量低等原因,决定采用“嫁接换头法”改良果树品种。这位学生在帮父亲改良果树时,对果树嫁接的意义、技巧已有了解,实践时的积极性非常高。他联合数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试验时发现:“劈接法”适宜小砧木嫁接,对大砧木则不适宜。一是不易劈开接口,二是劈口过大夹不住接穗,劈口过小易夹碎接穗,且工作量大,费时费力。通过反复实践,最后发明了“插接法”:用一根竹签在砧木皮层做一插孔即可插接穗。将这一办法在农村推广,深受果农欢迎。

  3.引导学生科学的认识生命。人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人的生命不仅是生理的生命。而且是的社会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神圣事业.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教学中结合“儿童少年生理卫生”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生命的结构是复杂的;结合“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等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人类的产生是漫长的,生命个体——人的诞生、人的生理发展、衰老与死亡是客观的;通过组织学生去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探望身患绝症病人,观看艾滋病、抵制毒品、预防事故展览等。让学生体验每个生命的诞生和消亡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悲痛,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生的有限与短暂和体验生命的可贵,尽而珍惜、尊重生命;通过参加“抗洪救灾”、“防震救灾”、“见义勇为”事迹报告会,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让学生了解生命个体与社会、他人的关系,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

上一篇:试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