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观点、新途径的探索(2)

2017-11-04 03:32
导读: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仅停留在对祖国美好河山、悠久、灿烂文明、优良传统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上是不够的,必须深化爱国主义的理性教育。大学生不仅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仅停留在对祖国美好河山、悠久、灿烂文明、优良传统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上是不够的,必须深化爱国主义的理性教育。大学生不仅要有报效国家的理想,更要有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必须把爱国主义与个人理想的实现结合起来,深人挖掘爱国主义的内涵。在全球化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与个人理想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从历史上看,当我国遭受西方列强凌辱时,国家利益受到侵犯,个人的生存和尊严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个人价值的实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整体实力提高,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条件,使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在全球化进程中,只有国家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国家才有能力为每个人的生存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为每个人的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使每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而我国面临西方国家“西化”和“分化”的危险,国家安全和主权面临严重的挑战,这些需要大学生以爱国之志爱国之行,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3.深化对“两个必然”的认识。马克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必然灭亡和主义必然胜利,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仍然具有真理性。我们要对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和发展进行研究,做出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首先,要把社会主义发展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认识到其自身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必然性,又要看到社会主义成长到目前为止,还是短暂的,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其次,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速灭”,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的改良和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二战后,利用国家干预经济措施和高科技成果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再次,经济全球化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社会化生产的本性要求生产资料必须由社会来占有,这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过程中不断激化。由此可见,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结果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否定。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已越出国界向全世界扩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向外转移,虽然缓解了国内矛盾,却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矛盾。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经济秩序成为必然,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避免出现“假、大、空”的现象,既要把握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又要注重方法,让学生在努力中接受,在接受中提高,形成认识的螺旋式上升。

    三、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途径

    1.从教育观念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实现从粗放经营向精品战略转变。思想教育也必须树立效益观念,强化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一是教学内容要精练,要切实改变教学内容庞杂、简单重复的做法,确立“要精,要管用”的思想,多讲实际的,少讲空洞的,多讲精要的,少讲“应景”的,一切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标准。二是教学准备要精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准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材、教具的筹措,都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2从主客体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实现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转变。“灌输”理论是列宁在20世纪初提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仍然要毫不动摇地、理直气壮地“灌输”。只不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灌”,更要注重“输”,实现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做到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答案大家找,在思想交锋中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3.从内容上,要实现国情与国际形势相结合。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共同的利益,也带来了一系列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跟上全球化的步伐,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使学生学会从全球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实际,面对人世后几乎一边倒的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4.从方法上,要实现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导方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两课”教学的中心内容;抓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主旋律;突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但仅靠课堂这一主渠道是不够的,必须与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等多样性结合起来,克服内容单一化、简单化、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弊端。

    5.从手段上实现现实化与虚拟化相结合。随着高校改革的深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校园网络逐步形成。在有形教育阵地为重要依托的同时,积极运用网络这一虚拟化的教育载体,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息量,开辟新型教育空间,使学生可以在隐匿真实身份的条件下,充分实现思想碰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辨析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应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形势发展,主动适应形势搞教育,把握形势变化发展的基本动向,找准影响学生思想情绪的热点和敏感点,充实内容,丰富内涵。

上一篇: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应突出方法论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